初秋時節,剛剛入夜的商州南秦河生態公園,風清月朗,燈光璀璨。在燈光的映照下,不少市民來此散步游玩,體驗單車噴泉、AI活力智慧跑道、智能座椅等娛樂設施,感受這一集休閑、娛樂、運動于一體的城市新地標特有的魅力。
公園邊,一排排整齊的小攤點如往常一樣忙碌起來:烤面筋、冷鍋串串、米線……各色不一的美食挑動著過往市民的味蕾。聞著撲鼻而來的香氣,聽著攤主的吆喝叫賣聲,城市的煙火氣也被徹底“點燃”。
“我在廣州上大學,今年暑期回到家鄉,感覺變化特別大。特別是在南秦河生態公園,這里不僅游樂設施完善,還可以買到很多本地特色小吃。我希望我的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暑期返鄉大學生盛卉卉邊吃美食邊說。
作為延長消費時間、拉動實體消費、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舉措,夜間經濟為城市生活質量、投資環境以及文化發展注入了活力,也讓群眾獲得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
果仁面筋的經營者黨占立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和妻子按照相關要求,置辦了小車、裝了紗網、鋪上了地墊,在此經營起了自己的一方小攤點。
“感謝政府促進夜間經濟,我在南秦河生態公園擺攤,情況好的話,一晚上能賣五六百元?!秉h占立邊忙邊說。
夜間經濟是經濟,也是生活,它從側面折射出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的魅力與活力。為促進夜間經濟提質增效,商州區緊緊圍繞《商洛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意見十條措施》,進一步激發夜購活力,建設夜食街區,打造活力夜娛場地,完善夜間經濟配套設施,不斷提升夜間服務水平,推動夜經濟與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經濟模式。
今年以來,商州區利用南秦河生態公園、九魚公園等40多個公園打造地攤經濟聚集區,設置便民市場14處、便民攤位560多個;在蓮湖路、商州夜市等地設立夜食攤點180多個,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就業1500多人;在丹江公園、蓮湖公園等區域夜間播放電影100多場,舉辦乒乓球、夜跑等市民參與度高的夜間體育賽事20多場,促進城市夜間經濟煥發新活力。
商州區商務局局長毛玲表示,商州將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加大對萬達夜間經濟集聚區、團結路、蓮湖路夜間美食街區扶持力度,引導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轉變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促進全區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
風味夜食、時尚夜購、魅力夜游、活力夜娛……如今,商州的夜間經濟幾乎涵蓋了商業、交通業、餐飲業、旅游業、娛樂業等第三產業,不僅滿足了大眾個性化、多層次、品質化的夜間消費需求,打造出商州夜間經濟品牌,還有力地提振了消費市場信心,活躍了消費市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