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地處秦嶺腹地、丹江源頭,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近年來,商州區委、區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崛起”總體戰略,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奮力繪就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加優美的康養生態畫卷。
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區,在商州,守護河湖水源安全已經成為全民共識。為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商州區扎實做好丹江、南秦河等重要水系的水體治理、岸線綠化、四亂清理,加大丹江源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力度,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行動,深入推進工礦企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各類污染防治,不斷提升水生態修復質量,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被評為全省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被推薦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多項殊榮,被確定為陜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試點縣區。
廢棄礦山重披綠裝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
商州區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首要職責,從嚴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在增綠、護綠、用綠上下功夫,強化古樹名木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底線,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持之以恒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變廢為寶循環生金
商州區圍繞市委“一都四區”總目標和“西商融合”發展戰略,全力打造陜西裝配式建筑建材新品牌的重大項目——三一綠色建材項目,每年消化商洛市硅質尾礦20萬噸、工業石膏2萬噸、粉煤灰3萬噸,智能生產ALC板材、裝配式建筑構件等產品,提高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項目總投資8億元,安裝廠房降噪、負壓收塵、棄渣回收、料漿循環利用系統,全套使用三一筑工自動化生產線,可年產ALC加氣混凝土板材70萬立方米、PC混凝土構件30萬立方米,實現年產值13億元、稅收5000萬元。一期項目實現生產流程全封閉,生產過程“零排放”,工藝技術及設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二期項目將于今年9月底建成投產,成為陜南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建筑智能制造產業新基地。今年5月,成功舉辦全國尾礦綜合利用產業創新論壇,以三一建材綠色產業園為代表的尾礦庫綜合利用取得實質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