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河道整治,特別是蟒嶺綠道沿線項目的實施,北寬坪鎮康養宜居小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被評為全省首批“特色氣候小鎮”。 (本報記者楊鑫攝于2023年10月31日)
2023年12月25日,寒冬時節,記者漫步在商州區北寬坪鎮,只見碧水在秦嶺山間汩汩流淌,河兩岸峰巒疊嶂。這里屬于丹江支流會峪河流域,是商州區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建設地之一。
位于秦嶺南麓、丹江源頭的商州區,暴雨山洪災害較多,毀堤沖地、泥石流堵塞河道時有發生,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改變這一狀況,2021年9月,商州區編制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同年11月,商州區被水利部、財政部確定為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區。
“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涉及我們鎮張河、小寬坪等8個村及社區。”北寬坪鎮鎮長郭雙雙告訴記者,該項目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特色產業發展。
受益的不僅是北寬坪。商州區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以丹江為軸心,以泥峪河、會峪河、襄王溝3條支流水系為脈絡,以三岔河鎮、北寬坪鎮、夜村鎮為節點,連通水系61公里,實施河道治理42.9公里,同時開展“水清、堤固、園靚、路暢、岸綠、房美”的水美鄉村建設,保障和改善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助力鄉村振興,使一個個村莊舊貌換新顏。
人水相依 美麗鄉村如畫卷
在商州區三岔河鎮三星村,泥峪河河水經過玉女洞,緩緩流淌。這里風光秀美,已成為一處游覽景觀。
然而,曾經的景象并非如此。
玉女洞修建于20世紀70年代。2021年,一場特大暴雨后,此處河水上漲,三星村90余畝基本農田遭遇水災、87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2022年,依托商州區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玉女洞被拓寬、加高、加固,擴挖后隧洞進口高程816.8米,出口高程815.02米,有效防范化解水災風險。
三岔河鎮黨委書記李剛彥告訴記者,2023年10月開始,區上還對泥峪河河道周邊環境進行了治理,同時聚焦三岔河鎮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工作,將治水與修建景觀相統一,提升以水文化為核心的自然人文風貌。
日前,2023年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名單公布,三星村成功入選。
“水治好了,村子也美了。”三星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納納走在河邊的人行步道上,看著眼前的田園風光,不禁驕傲地說,“我們因地制宜,重點打造特色文化、綠色生態、休閑旅游示范村。現在,河邊修了步道,還種了水生植物,村子美得就像一幅畫!”
依山傍水 公路綠道換新顏
2022年以來,商洛的網紅公路蟒嶺綠道,成為一張山水旅游新名片。
商州區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聚焦北寬坪鎮蟒嶺綠道景區,以山水林田風光為基底,突出“戲水”“親水”“賞水”,對會峪河流域進行治理,讓水與岸相聯、人與水和諧共生。
如今的蟒嶺綠道以休閑健身為特色,以生態觀光為支撐,通過沿線花海建設與核心景點打造,形成一個集休閑、健身、觀賞于一體的景觀帶。
“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實施后,河道面貌煥然一新。”郭雙雙說,“通過河道整治,特別是蟒嶺綠道沿線項目的實施,北寬坪鎮康養宜居小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被評為全省首批‘特色氣候小鎮’。”
水映“蓮花” 生態旅游產業興
雖是冬季,夜村鎮襄王溝蓮花山景區,依然有不少游人冒著嚴寒,沿著景區的登山步道登高望遠。
商州區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項目技術總負責人王培賢向記者介紹,項目在此段主要聚焦襄王溝蓮花山景區建設,以生態探索、感受丹霞地貌為切入點,對襄王溝流域進行治理。項目完工后,將持續帶動鎮上旅游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
山下,項目正在施工,通過將襄王溝流域的水引至蓮花山下,打造山水生態景觀。不少群眾來到夜村鎮,在項目工地務工,實現增收。
“流域治理不僅改變了村貌,更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增收。”夜村鎮何家塬村黨支部書記蘇建貞告訴記者。
“以前,我農閑時在外打工,離家遠、時間長。現在,我在家門口打工,一天有100元收入,太好了。”何家塬村村民郭衛華說。
治理一個流域,搞活一項產業,富裕一方百姓。商州區水系兩岸4鎮26個村3.82萬群眾通過該項目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