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黃 冉)“在接到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后,我們研判認為,這條問題線索涉及人員多,初步核實難度大,尤其是相關的財政資金涉及民政、林業等多個單位,問題較復雜,通過協作片區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商州區紀委監委第五辦案協作區相關負責人說。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要求,要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優化基層紀檢監察機構設置,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推動加大基層監督辦案力度。針對基層監督力量薄弱分散、人情干擾等問題,商州區紀委監委以案件查辦為引領,深化“室組地”聯動機制,將全區18個鎮(街道)紀工委、12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劃分成6個辦案協作區,實行人員統一調配、任務統一安排、線索統一管理、辦案統一調度,推動全區辦案工作變“單兵突進”為“協同會戰”。
據了解,該區紀委監委采取“1+1+N”的模式劃分協作片區,即每個片區由1名班子成員聯系指導、1個室牽頭抓總、2—3個組與地協作配合,統籌用于案件查辦、專項監督等工作,形成“委領導、室統籌、組地聯、人共用、事協辦”上下一體、左右貫通的“一盤棋”格局。
緊緊圍繞“政治監督、專項監督、日常監督”三個方面,以“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為統攬,打造監督檢查“前沿陣地”。班子成員帶頭包抓化解信訪積案,定期組織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研判,做到疑難重大問題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管、親自督辦。各牽頭聯系室發揮“橋梁”作用,加強專項工作的協調指導和工作聯絡,全程動態跟蹤、加強匯總分析、及時總結報告。每個協作片區對照監督工作重點,建立動態聯動清單,以在本片區內各鎮辦之間交叉檢查的方式進行,并適時召開碰頭會議,交流經驗做法、梳理問題不足、打破監督信息壁壘,實現各鎮(街道)紀工委之間資源聯享、成果聯用、互促互進。同時,聚焦“村級發現”,加大協作片區指導村(社區)力度,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渠道,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身邊的事情有人管、自己的利益有人護。
此外,片區協作不僅大大提升了查辦案件工作質效,也給紀檢監察干部提供了實踐平臺,充分釋放出“室組地”聯合監督執紀“1+1+1>3”的疊加效應。在共同辦案的過程中,可以讓紀檢監察組干部更加了解農業生產、鄉村治理等基層專業知識,積累與群眾打交道的寶貴經驗,而鎮(街道)紀工委干部則可以提升審查調查能力和發現問題的水平,形成優勢互補的良性循環,確保片區協作效應有效轉化為實際成果。今年以來,全區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處置問題線索270件,立案215件,結案132件,處分1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