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郭干琪)10月22日,中心城區居民小區環境整治工作專班印發《關于在中心城區全面推行“4+5”模式 進一步加強居民小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提出在中心城區“三無”小區和單位自管小區全面推行“4+5”模式,推動物業服務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2024年11月底前實現物業服務管理全覆蓋,1年內實現物業服務水平上臺階。
《方案》提出,“4+5”模式是指構建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物業服務公司、小區物管會、包抓單位四方協同共治體系,推動黨建聯建、城管執法、公安警務、司法法律、民政社團五大服務進小區。
《方案》對各部門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要求市區各包抓單位對所包抓的小區一包到底、一抓到底;各街道督促指導社區及時注冊成立社區物業服務公司,組建小區物管會;各社區認真履行小區服務管理主體責任,按照“4+5”模式迅速開展小區物業服務管理。市區各包抓單位及相關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共同抓好小區服務管理各項工作。《方案》還對小區服務類別、服務事項內容、收費標準進行了明確。
居民小區環境整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向小區延伸的重要舉措。根據《方案》安排,這項民生工程分宣傳動員、成立公司、組織實施、鞏固提升4個階段。要求各街道組織召開推行物業服務管理“4+5”模式工作動員會,安排具體任務;包抓單位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包抓小區,廣泛宣傳;各街道、社區全面摸清小區情況及居住人員信息,建立臺賬,多形式提高居民知曉率和參與度。各社區居委會按照規定流程依法注冊成立社區物業服務公司,制定管理制度,完善組織架構,配強配齊專兼職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同時,在抓好傳統物業服務的基礎上,要將服務觸角、服務內容拓展延伸到安全管理升級、小區治理優化上,逐步實現物業服務由“保基本”向“多元化”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