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 通訊員 張 宏)“洪災過后路毀水斷,我們到哪里取水吃?”2024年7月20日一大早,商州區楊斜鎮黃柏岔村村委會副主任于開民不停地撓頭,經歷了“7·19”特大暴雨之后,所有的基礎設施被摧毀,看著裸露的斷管,他無奈地帶著村民在附近的溝渠里尋找水源。
“7月21日,商州區水利局就派干部從山上繞道村委會進行查災救災,同時安排惠眾供水公司重新規劃設計,想方設法為村民解決飲水問題。”于開民說,“他們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把山泉引到集水罐中,根據水量添加消毒片,讓群眾及時吃上安全放心的山泉水。”
據商州區水利局副局長楊延剛介紹,洪災發生后,區水利局組織惠眾農村供水公司、各鎮(街道)水利分站按照“邊查災邊救災、先應急后恢復”的原則,出動應急供水保障車輛12輛、應急罐車1輛,調配發電機3臺、水泵5臺、應急水罐54個,配送管道45.6千米,完成搶修93處,送水435車次,發放瓶裝礦泉水800多件、消毒藥片18萬片,采集檢測水樣327組,繪制供水點網絡圖18張,制作、張貼應急供水指南宣傳資料2萬多份,上門宣講9000多人次。
記者了解到,商州區動員各駐村包扶單位按照《商州區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要求,組織村組干部、群眾對危及住房安全的水毀河堤小缺口、小懸空、水毀較輕的供水工程等進行加固搶修,確保群眾居住安全和飲水安全。各鎮(街道)以村為單位,發動群眾和公益崗力量,開展水毀河堤修復、供水水源淤積清淤、管道疏通及裸露填埋。惠眾公司加快楊斜鎮水毀供水設施恢復重建進度,對其他鎮(街道)水毀供水設施需納入工程措施的同步開展建設。
“我們計劃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農村供水設施的災后重建任務。”商洛市商州區水利局局長王旭東說,“下一步,區水利局將科學編制災后重建項目,加大資金爭引力度,扎實推進水毀供水設施和河堤庫壩災后重建工作,盡快恢復災區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