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柞水縣實現生產總值12.4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GDP增長7.3個百分點。
據市統計局評估,今年上半年,柞水縣實現生產總值12.4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其中一產實現增加值0.74億元,增長5.9%,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二產實現增加值6.42億元,增長22.9%,拉動GDP增長8.6個百分點;三產實現增加值5.23億元,增長13.9%,拉動GDP增長7.3個百分點。經濟運行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強勁增長。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載體和支撐,推行“五個一”項目工作機制和縣級領導包抓重點項目機制,主動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種難題,有力地保障了項目建設健康有序推進。年初確定的68個地方重點建設項目已開工65個,開工率95.6%,累計完成投資17.58億元,占年計劃的58.2%,綜合排名全市第二。重點項目建設拉動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6.68億元,同比增長56.6%,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骨干財源建設促進了財政收入快速增長,財政總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46.9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成地方財政收入6407萬元,同比增長40.32%,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二是優化企業生產環境,工業經濟高速增長。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制定了《柞水縣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保護實施辦法》,并創新在三大園區設立投資環境監察室,聘請15名監督員,監督改善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以陜西大西溝礦業有限公司、陜西盤龍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規模工業企業,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進一步增大。上半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4.86億元,同比增長60.5%,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4.38億元,同比增長30.3%。
三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消費品市場購銷旺盛。突出景區景點建設、宣傳推介和行業管理三項重點,全力推動旅游產業實現新突破,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已于“五·一”試開園,柞水溶洞高山滑道已建成并對外開放,鳳凰古鎮開發與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秦楚古道、藥王廟、姜家溝森林公園即將建成營業。上半年完成旅游設施建設投資8135萬元,實現旅游接待124.1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78億元。在旅游業的拉動下,消費市場旺盛,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四是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居民收入持續增加。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實施農民增收四大項目和八大工程,積極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積極打造農產品品牌,匯生源生態農業示范園、杏坪現代農業產業園、金臺村農業科技示范園3大園區建設進展順利,干佑鎮梨園村、下梁鎮明星村、小嶺鎮羅莊村和馬家臺鄉金獅村4個新農村建設快速推進。上半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4億元,同比增長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2元,同比增長13.5%,增速位居全市第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809元,同比增長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