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李琳 李一峰) 近年來,洛南縣努力做大做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全縣農民積極入社、農戶聯動辦社、農村組織興社勁頭高漲,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目前,已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26個,注冊資金7428萬元,總資產9830萬元,擁有社員2.36萬戶,帶動農戶3.6萬戶,戶均增收860元,成為陜西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縣,三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被命名為陜西省百強示范社。
洛南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初期,存在著組織渙散、資金短缺、人才匱乏、技術落后、基礎薄弱等問題,農民認為入社、辦社是走形式,“玉米還是玉米,蘿卜還是蘿卜”,積極性普遍不高。針對這一情況,縣上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的有關政策,工商部門為合作社發展建言獻策、積極參與,各鄉鎮和相關部門合力解決合作社設立、資金、品牌、人才、技術、產銷、服務等難題。他們將合作社建設納入鄉鎮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圍繞洛南生豬、核桃、蠶桑、烤煙、藥材等“洛”字特色品牌產業,大力扶持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戶互動、開展橫向聯合,合作興業辦社,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為了解決合作社資金問題,縣財政先后拿出550萬元,金融部門發放5000萬元信用貸款,由縣扶貧部門和縣財政予以全額貼息,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2011年,縣上籌措100萬元支持30個村級合作社建設,先后組建了豆制品加工、蔬菜加工等經濟實體78個,成立了養殖、核桃、蠶桑資金互助協會,由協會對每個合作社支持不低于15萬元的扶持資金。合作社用于生產的貸款由縣上全額貼息,增強發展能力。目前由政府直接支持的合作社已達到105個,占總數的52%。縣工商局也不甘落伍,籌劃組織,先后為民營企業和合作社召開兩次銀企見面會、一次大學生招聘會,為農民合作社招聘人才9名,先后解決信貸資金1600萬元。
為了打造特色品牌,今年一季度,縣上拿出20萬元,優先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三品”認證和地理標志登記認定,聘請專業設計公司,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產品標識進行統一設計,并多次組織參加西洽會、展銷會,宣傳、展示、展銷合作社品牌產品80余種。結合“一村一品”,積極落實“一所一標”,指導洛南核桃、洛源的豆腐干、保安的西洋參、古城的古柏陳醋、“和心”中藥材等13件農產品申請辦理注冊商標。縣上還積極落實合作社用地、用水、用電等優惠政策,開發具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提供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等環節的保險服務,在工商部門辦照大廳設立涉農注冊登記“綠色通道”。目前,全縣合作社已申請注冊涉農商標16個,認定無公害基地27個,認證農產品11個。古城的中草藥、三要的粉條、洛源的豆腐干、保安的草編、石門的奇石等品牌知名度日益上升,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洛南農副土特產品在西安等地設立了13家產品展銷中心和專營店,產品遠銷全國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