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朱雪彬 周先鋒) 洛南縣最近決定,計劃三年新增投資100億元,建成重點工業項目44個,201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工業化率達到32%。
壯大支柱,著力擴張工業經濟總量。在鉬業方面,重點抓好九龍、西部鑫興、煉石、秦嶺公司技改擴建項目,通過延伸增值、綜合利用,實現提等升級,到2013年底,使鉬業年產值達到33億元。在非鉬產業方面,突出抓好黃金、非金屬、造紙和醫藥化工四大產業,努力實現非鉬產業異軍突起。到2013年底,使黃金實現3噸金和年產值10億元目標,非金屬產業產值達到24億元,造紙加工業實現產值5億元,醫藥化工實現產值9億元。同時,鐵礦年產值達到2億元,原煤產值達到1億元,鉛鋅礦年產值1億元。綠色特產業實現產值16億元。水電、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4億元。
轉變方式,著力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按照“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對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生產區域之間有循環關聯的項目進行統一布局,加快培育“鉀長石開發產業縱向延伸循環鏈”、“鉀長石—陶瓷—玻璃開發橫向耦合鏈”、“硅材料開發循環鏈”、“白云石開發—鈣鎂材料—漂白劑循環產業鏈”、“鉬金屬—鉬材料循環產業鏈”、“鐵礦采選循環鏈”、“以造紙為主導的熱電聯產循環鏈”、“生態農業—綜合利用—綠色能源循環產業鏈”等八大循環產業鏈。
擴產提效,著力打造億元企業艦隊。加快培育一批規模大、檔次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品牌企業,將九龍、西部鑫興、財安3家企業建成產值超10億元龍頭企業;將秦嶺、煉石、鑫元、邦友、紙漿板、硫酸鉀等6家企業(項目)建成年產5億元中型企業;將九州、成華、天合、金貴、銅馬、龍鋼木龍溝、秦金、螢石、天玉等9家企業(項目)建成產值過2億元骨干企業。
建設園區,著力搭建工業發展平臺。不斷加大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投入,加快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善提高集中區建設品位和配套能力,打造良好的發展硬環境,制定優惠政策,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優化發展軟環境。到2013年底,陶嶺工業集中區入園企業達到16家以上,陶嶺、衛東、小秦嶺三大工業集中區工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
加大投入,著力加快工業經濟發展。通過爭、引、盤、貸、扶,多渠道、多方式籌措資金,努力破解資金不足老大難問題。用足用活國家產業政策和財稅優惠政策,爭取各類政策性扶持資金。創新招商思路,拓寬招商視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外來資金,實現借力發展。大力盤活利用閑置資產,支持工業發展。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建設項目、特色產業、龍頭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加強與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的業務合作,積極開展內部融資、民間借貸、股權融資,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建立工業發展基金,縣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作為工業發展基金,逐步滾動到1000萬元,全力支持工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