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張 珊)柞水縣今年將促進三大產業轉型升級與加快“一區三基地”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有效推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在建設西安第二生活區中,柞水縣按照“三廊六區酒店”的規劃,不斷加大牛背梁重點景區開發力度,完善相關設施建設,同步發展農家樂、漁家樂等休閑鄉村游、農業觀光游和水利風景區,打造以森林、地質、古鎮為主要內容的名山、名洞、名鎮和柞水特色餐飲品牌和山珍品牌。同時,塑造以漁鼓和秦楚文化相融合為特色的旅游品牌,變單一游覽觀光為以游憩怡情、康體養生、購物消費、異地養老為主體的多元化旅游模式。
為推進建設鋼鐵工業及有色金屬材料基地,柞水縣先后制定出臺了《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等多項規劃,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重點發展以小嶺工業園區為中心的礦產冶金業,變粗放式開采為精細式加工。建設寶豐公司尾礦利用、中興共建礦業公司擴能等40個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小的循環經濟項目,關停了縣水泥廠、金正公司10萬噸粗鉛生產線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在項目引進上,建立項目入駐“會審會簽制度”,確保了落戶園區項目的質量。
在現代醫藥的發展上,縣上把中藥材加工轉化作為中藥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按照“優勢產業引導、工貿園區承載、骨干企業帶動、重點項目支撐、政府服務保障、全面創新促進”的發展路子,不斷擴大以現代醫藥為主的盤龍生態產業園規模,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實施了地道品種保護、野生藥材訓化、醫藥品種研發等項目,使醫藥產業向重研發、精加工、特色化方向發展。同時,建成柴莊、鳳凰、曹坪、石鎮、干佑、紅巖寺等藥材交易市場6個,發展購銷大戶48戶,年中可實現藥材吞吐量2000噸,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促進中醫藥生產加工由家庭作坊式向企業規模化轉變。
同時,柞水縣還從“抓園區、壯龍頭、建基地、強合作社”入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帶動了農業由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轉變,從而促進了綠色農產品基地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