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金江 朱恢軍)柞水縣蔡玉窯鎮以“組織領路、黨員領先、能人領頭”為實踐載體,拓展“支部+協會(專業合作社)+基地(項目)+黨員示范戶”“支部+項目”等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以支部為統領、黨員為核心、能人為骨干、項目為支撐、協會為紐帶的作用,促進了富民增收步伐。
組織領路,定目標,謀發展。蔡玉窯鎮圍繞“優果、強牧、增藥、興農產品、活勞務”產業取向,發展新型經濟組織,組建產業支部,促進農民增收。鎮黨委幫助銀碗村制訂了五年發展規劃、扶貧開發規劃、林果業發展規劃,促使銀碗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柞水核桃產業第一村。
黨員領先,辦項目,帶群眾。鎮上積極組織村黨員包抓民生項目,包聯困難群眾。上窯村農民華榮富前幾年外出務工,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積累了資金,回鄉后組織了一批富余勞動力外出承包工程,每年人均收入5萬多元以上。華榮富也從打工者變成了小老板,成為當地黨員致富的帶頭人。
能人領頭,興產業,共致富。鎮上積極開展“雙培”活動,不斷壯大農村能人隊伍。徐文輝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做農副產品販運生意,2008年投入3萬多元修建雞舍,引進良種綠殼蛋雞進行養殖。今年,徐文輝新建了兩個大棚擴大了肉雞養殖規模。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十多戶農民發展養殖業,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