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堅持“防大汛、保安全、促發展”的方針,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扎實有效地開展防汛防滑工作,確保全縣人民安全度汛。
一是夯實工作責任。調整充實了縣鄉村三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落實了16名縣級領導和16個縣直部門包鄉鎮、包水庫、包河流、包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責任,實行行政領導與技術領導兩條線包抓,明確了鄉鎮防汛工作第一責任人,形成了縣、鄉、村“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防汛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防汛預案。修訂完善了《商南縣城區度汛預案》、《商南縣城區防洪應急預案》、《商南縣山洪災害防御預案》、《重點集鎮度汛預案》和《水庫度汛計劃》等預案,健全了《帶班制度》、《值班制度》、《信息報告制度》等工作制度,進一步落實防御較大河流超標準洪水、山區暴雨洪水和群眾應急避險安置等措施,提高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并要求各鄉鎮適時組織預案實戰演練,提高應急避險反應能力。
三是加強防汛準備。落實防汛經費30萬元,全面提升應急搶險能力,儲備了編織袋16萬條、鐵絲10噸、水泥300噸、木樁30立方米、沙石料5200立方米、救生衣105套、防汛搶險工具2000把;壯大防洪搶險力量,組建了縣、鄉、村以基干民兵為主的防汛搶險隊伍195支3900余人。
四是強化隱患排查。按照“查嚴、查細、查實”的要求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在鄉鎮和部門自查的基礎上,組織縣防汛辦、水務、城建、國土、教育等部門聯合對全縣16個鄉鎮的3座水庫、20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161所中小學校危房校舍以及較大河流、采砂區、采礦區等進行全面細致地檢查,并對在河道和水利工程周邊亂建、亂倒、亂采、亂種及破壞水利設施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查處河道違法案件3起,向河道排放棄碴案5起,清理無證采砂6人,清理礙洪堆積體12處2萬余方,發出防汛安全各類整改通知書共32份,確保防洪工程安全和河道行洪暢通。
五是加快水毀修復。根據汛前檢查情況,落實應急工程資金30萬元,開展以水毀修復為重點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縣40處23.7千米防洪險工險段的除險加固已全面啟動,同時全面加快了縣河城區段五座橡膠壩的工程進度,現已完成工程量的80%,有望5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確保全縣河道堤防汛期安全。
六是健全應急網絡。縣廣電、電信部門對廣播、電話設備及線路,縣防汛辦對防汛指揮可視會商系統、雨量自動測報設施及3處電臺設備,縣氣象局對人工雨量站進行了全面檢查維修,并健全完善了人工防汛信息聯防網絡,落實了汛雨情信息傳遞員240人,報警員1725人,使各級信息傳遞渠道通暢,群防群救能力明顯增強。
七是嚴肅防汛紀律。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縣政府與各鄉鎮部門、各鄉鎮與各村、各村與各組層層簽訂了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目標責任書,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雨情、汛情和險情信息,做到信息報送及時、準確,確保防汛搶險工作有序高效運行。對在防汛工作中玩忽職守的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將依法嚴肅追究其領導責任和法律責任。(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