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丹鳳縣針對嚴重的冬春連旱現象,及時動員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在全縣范圍內掀起抗旱保麥、保春播熱潮,為奪取夏糧豐收、力保農村社會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該縣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要求21個鄉鎮及縣水務、國土、農業等各有關部門都要把抗旱保麥、保春播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認真分析旱情,周密安排部署,迅速動員干部群眾掀起抗旱保麥、保春播,千方百計減少旱災損失。縣上把抗旱保麥、保春播作為全縣抽調千名干部到農村開展的形勢政策宣傳教育活動、“133產業扶貧工程”的主要內容,明確了包抓領導和駐點包抓干部,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鎮、科級干部包村、技術一般干部包灌區灌溉責任制,要求旱象不除,人員不撤,抗旱不停。縣鄉水利、國土、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按照“誰建誰管誰負責技術指導”的要求,及時進行檢修,發揮灌區的水利骨干作用。采取抽、引、截、堵、拉、擔相結合,渠、井、塘、庫、泵一齊上的辦法,千方百計擴大灌溉面積,計劃完成抗旱灌溉5萬畝。不斷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推行畦灌、噴灌、滲灌、滴灌,提高灌溉質量和效益。全縣發揚“千里百擔一畝苗”的抗旱精神,發動群眾實施人糞尿加水加尿素潑麥,增強麥田抗旱能力降低旱災損失。組織了抗旱服務隊開展流動抗旱。縣、鄉鎮兩級抗旱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集中消滅“渠邊旱”、“小高地”等易旱地塊??h農業、水務、國土、氣象等部門聯合協作,農業部門加強旱情監測,提供抗旱春播方案,為指導抗旱春播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水務、國土、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逐灌區、逐設施落實抗旱任務和責任,使設施發揮最大效益;氣象部門加強雨情、墑情、旱情的監測預報;供銷部門及早做好化肥、種子等生產資料的供應,為抗旱春灌提供物資服務,縣電視臺及時報道抗旱救災先進經驗,營造了濃厚的抗旱春灌工作輿論氛圍。同時,縣上抽調政府督查室、水務、農業等部門及有關人員組成了7個抗旱督查組,深入21個鄉鎮的208個村組、社區和重點灌區,督促指導抗旱工作,確保夏糧豐收,促進農村社會大局穩定。
截止目前,全縣動用抽水機56臺,水泵112臺,疏通已有水渠84條共計5000余米,組織群眾2萬余人次灌溉農作物2萬余畝,使旱情得到了有效緩解,把農作物受災面積降到最低點,確保全縣糧食穩定增產、農業穩定發展、農民穩定增收。(樊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