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小鵬 李小龍) 商州區今年組織實施七大工程,力促農民收入增加。一季度,全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355元,同比增長19.6%。
實施糧食單產提高工程。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年”活動,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充分發揮惠農政策,及時兌付種子、農機具補貼,組織銷售春播良種2萬斤,農機具2628臺;選派200名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承包,實施覆膜馬鈴薯種植7萬畝,間作套種15萬畝,統防統治麥田病蟲害9萬畝,全區春播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實施良種核桃建園工程。在9個鄉鎮辦事處的10個村規劃了“十村萬畝”良種核桃建園項目,實行“工作任務到部門,工作責任到人頭,技術指導到工地,檢查驗收保完成,建園科管抓示范”的工作機制,到目前已完成良種核桃建園4.5萬畝。
實施畜牧業收入倍增工程。以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為重點,全力創建百萬頭生豬大區。啟動實施了2個萬頭生豬基地村和2個養殖小區建設,發展養殖大場大戶105戶。
實施設施蔬菜擴張工程。開展“設施蔬菜建設年”活動,著力推進張村鎮張村、腰市鎮屈村、陳塬辦事處蟒龍峪村等12個百畝以上設施蔬菜標準化基地建設,啟動建設設施蔬菜2369畝,現已建成620畝。
實施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創建工程。在黑龍口鎮和牧護關鎮,集中建設地膜馬鈴薯高產基地3萬畝,全區地膜馬鈴薯種植面積由去年的5萬畝猛增到8萬畝。
實施中藥材基地建設工程。進一步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一季度末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2.6萬畝,同比增長2.1萬畝。
實施勞務產業加強工程。組織開展“春風行動”,通過區級人力資源網絡平臺和18個駐外勞務工作站、30個鄉鎮辦事處勞動保障工作站,以及全區20余家勞務中介機構,有組織地向外輸出勞動力。加強“陽光工程”、“雨露工程”、“人人技能工程”實施工作;開展創建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區活動,引導、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一季度發放創業貸款555萬元,扶持返鄉農民工創辦經濟實體111個。全區轉移農村勞動力6.9萬人,其中有組織轉移3萬人,創經濟收入0.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