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賈書章) 近日,在商州區麻池河鄉郭灣村,陳家濤養殖金頭蜈蚣的消息不脛而走,鄰村的鄉親們紛紛前來取經學習。陳家濤耐心細致的給群眾講解養殖蜈蚣的技術,并向他們介紹蜈蚣的藥用價值和市場前景?,F在,他已與武漢一家公司正式簽訂了供貨合同,所有蜈蚣對方按市場價保底回收,群眾猶如吃了定心丸。直夸他們的大學生村官眼界寬,為群眾找到了致富門路。
陳家濤今年27歲,山陽縣西照川鎮人。2009年7月畢業于西安培華學院,參加大學生村官考試,被組織分配到商州區麻池河鄉郭灣村任支部書記助理職務。他進村后,走訪群眾,了解村情、民情,很快進入角色。郭灣村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出外打工,缺乏長遠的經濟基礎。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婦女兒童。經過幾番思考,幾番調查,村上終于有了一個短抓勞務、長抓林果業,建立一個產業支柱的發展規劃。2009年12月份,他利用打工人員陸續返鄉過年的時機,進行《勞動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知識及建筑、飲食等技能培訓,讓打工人員懂得一定法律法規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識。同時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大力宣傳、動員群眾深溝栽植板栗,淺山栽植矮化核桃,使全村有了一個短時期經濟收入不減,長時期抓板栗、核桃的發展,全村有一個長期固定性的經濟收入項目。在外打工人員聽說村里進行技能培訓,就有一部分人提前回家過春節參加培訓。
2010年2月,陳家濤和村上一班人組織群眾對板栗進行栽植、管理,栽植矮化核桃樹。他還好幾次專門赴楊凌農高會考察學習,選取項目。經過上網查詢,發現養殖名貴中藥材——金頭蜈蚣,適合當地養殖。用地少、省勞力、易管理,他就聯系了好幾家廠子和公司,咨詢養殖方法及管理的詳細情況。并且親自赴西安、武漢等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分析研究,他決定自己先進行試養,試養成功了,再向群眾推廣,擴大養殖規模。通過再三比較選擇,和武漢一家公司簽訂了種苗供應及回收合同。陳家濤拿出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積攢的1.5萬元錢購買種苗650條,進行試養。通過近半年的養殖,發現本地環境很適合金頭蜈蚣的生長。他一邊工作、一邊收集整理養殖日記,并總結養殖經驗。
陳家濤通過進一步考察論證,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幫助群眾按戶就地利用已有場地養殖,組建蜈蚣專業合作社,按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組建標準化的養殖廠房,統一供種、專業指導、統一收購。預計2-3年時間可使郭灣村專項人均純收入增加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