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徐世旺) 山陽縣今年實施涉及新農村建設方面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項目215個,到目前已完成投資1.19億元,其中有169個項目竣工。
為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山陽縣結合各村實際,按照標準化、基地化、科技化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果、畜、藥、茶、特”五大種養業,帶動群眾增收。今年啟動新建新農村示范村建設23個,并將小河街道、城關卜吉溝、高壩駱駝巷、戶垣黨垣等13個村確定為重點示范村。縣財政今年設立100萬元新農村建設以獎代補資金和60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整合發改、交通、扶貧、林業、水務等涉農項目243個總投資1.23億元,已完成投資5700萬元,動員群眾集資捐款、投工投勞6200萬元,有效解決了新農村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建成了高壩石頭梁、戶垣黨垣、漫川小河口等千畝核桃、蔬菜、水雜果基地38個。大力實施“丹治”、退耕還林口糧田、農村安全飲水和馬灘河治理項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98平方公里,新修、改造基本口糧田0.7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120畝,實施民居環境綜合治理847戶、移民搬遷365戶1394人,解決了14個村1.8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同時,實行縣級領導和縣直部門包抓責任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各鎮及相關部門年度考核內容,逐村落實建設任務、幫扶部門和包抓責任人,明確建設時限,采取月報、季評、半年觀摩、年終考核的辦法,強化督促檢查,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上半年,新建良種核桃園4.8萬畝、茶園0.3萬畝,發展九眼蓮1200畝、設施蔬菜1000畝,新建規模養殖小區5個,發展以“五大商藥”和黃姜為主的藥源基地3萬畝、野生撫育基地1.8萬畝,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增收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