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李治軍 李玉翔) 商南縣中劍公司先后投資5036萬元建成4套回收除塵設施,年回收微硅粉1.38萬噸,走出了一條依靠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實現資源高效利用、低碳環保發展的路子。在商南,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著眼生態環保,精選項目,實施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綠色”工業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上半年,該縣工業生產總值為12.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10.1億元,增加值達3.24億元,同比增長66.2%。
該縣圍繞釩鐵、氮化釩、釩電池、海綿鈦、太陽能多晶硅和水電能源等特色產業開發,精選和實施了鑫地隆釩礦、金華灣電站、尾礦微晶玻璃、年產3萬噸冶金材料、年產15萬噸鐵精粉、年產1200噸氮化釩、年產8000萬套特種包裝材料、生物疫苗、東正化工公司尾氣回收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關聯度緊、帶動作用強的項目,限制高耗能項目,促進了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同時淘汰落后設備,選用新材料和節能環保設備,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實施技術改造,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秦東、中劍、豪迪等企業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以產學研為紐帶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并競相引進新技術,對硅、釩、鎂、金紅石等進行深加工,開發出多種下游產品,促進“資源—市場—技術”型向“技術—資源—市場”型轉變。豪迪集團投資7000萬元實施油桐基地及印鈔油墨專用桐油技改項目,改造建設一條年產3000噸印鈔油墨專用桐油生產線。
此外,該縣扎實開展節能減排,推行節能誠信制度和一票否決制,對重點用能企業和行業節能減排實行一月一檢測,強化動態管理。經常性開展節能宣傳和培訓,引導企業循環用水,節約用電,回收利用廢棄材料,建設節能環保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