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陳民生 劉典鋒) 今年以來,山陽縣認真貫徹中省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排查整改,狠抓督促落實,全面消除安全隱患,有力確保了全縣安全生產大局穩定。
健全機制抓管理。該縣建立健全了責任落實、教育培訓、隱患排查、隱患整改、信息報送、責任追究、協調配合、行政問責等“八項”安全工作管理機制;實行“企業日自查周檢查,鎮月安全生產大檢查,主管部門每2月專項治理,全縣每季度集中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長效工作機制,確保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規范化、常態化。突出重點抓排查。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則,重點對全縣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食品藥品、建筑施工等15個方面以及車站、醫院、賓館、超市、網吧等高危行業、區域進行了拉網式隱患排查治理,做到檢查一處、整改一處、規范一處、提高一處,確保不出問題。全縣共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3次,排查各類安全隱患193處,現場整改181處,限期整改12起。強化整改抓督查。層層建立安全隱患管理檔案,對能夠整改到位的安全隱患現場整改到位,對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12處安全隱患,逐隱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責任、整改時限,做到措施、責任、資金、技術、人員“五到位”。同時,縣上還成立了10個安全生產包片督查組分赴縣直部門和鎮,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對梳理歸類的8個具體問題,逐一落實整改牽頭部門和整改時限。嚴格執法抓監管。嚴格行業監管職責,加大安全執法監察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全縣共開展煙花爆竹、道路交通、非煤礦山、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等“打非”專項行動12次,檢查各類企業86家,經營攤點670個,對14家安全生產許可證過期的非煤礦山企業停供民爆物品并依法注銷其安全生產許可證,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環境污染嚴重的6家皂素加工企業依法關閉,取締煙花爆竹經營網點12個,關閉黑網吧20家,處罰違章車輛260余輛。注重實效抓宣傳。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農家”的“五進”活動,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安全生產意識,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全縣共發放宣傳資料20000份,舉辦安全培訓12期,制作展板20面,受教育群眾達50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