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程 剛)洛南縣積極探索安全監管新方式,強化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扎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系列活動,有效防范了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該縣不斷探索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方式,制定印發了《洛南縣安全生產監管責任一覽表》,將全縣企業的原始檔案統一規范,形成了企業安全“身份證”式管理,并逐企業建立“隱患登記消號平臺”,實現了動態的基礎管理全面信息化。在此基礎上,針對各企業存在隱患的不同情況,分別掛“紅、黃、綠”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在企業中全面推行風險及押金制度,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推動了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跨越式發展。該縣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執法工作,認真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成立了安全生產監察大隊,在19個鎮設立了安監站,在全縣383個行政村和重點企業設立和派駐了安監員,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了重特大事故,促進了安全生產形勢的進一步穩定好轉。縣上認真組織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在電力、交通運輸、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眾多行業開展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截至目前,共有80余家企業開展了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活動,其中17家企業獲得了標準化達標企業稱號。他們還加快先進安全生產技術、設備的應用與推廣,先后投資200多萬元,在全省率先實施了尾礦庫在線監測,對易發事故的地下開采主作業面實施在線監控,在露天作業中實施中深孔爆破技術,在礦山作業坑道中強制推行了機械通風,同時督促運輸企業在客運車輛上安裝了GPS定位系統,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的應用,全縣安全監管水平得到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