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周銀祥 王 楓)“紅色的長綢輕揚飛舞,優美的舞蹈輕快飄逸,動聽的歌聲令人陶醉,千人威風鑼鼓聲震云霄……”這是商南市民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商南市民幸福感提升的背后除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外,還有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默默執勤、巡邏、維穩的公安隊伍,他們為商南的平安和諧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項建設筑和諧
為了打造平安商南,商南縣公安局黨委把信息化建設、規范公正執法、構筑和諧警民關系的“三項建設”作為全縣公安工作主線,不斷改進公安工作,提高群眾滿意率。該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三項建設”三年規劃》、《2011年“三項建設”實施意見》等,確定了“因情施策,重點突破,整體跨越”、“抓重點、攻難點、創亮點”的“三項建設”工作思路,以點帶面、協調推進、齊頭并進,取得顯著成效。先后投入300余萬元用于信息化建設,相繼完成了視頻指揮通信系統、“大情報”系統、執法辦案與監督信息系統、覆蓋9個派出所和一線辦案單位的督察系統、監管場所遠程監控系統、情報研判中心、10個標準化信息采集室等建設任務,開通了無線尋呼系統、移動警務通業務,同時依托“大情報”平臺,常態化開展深度研判,實現了維穩工作由被動防御向主動進攻的轉變;在打擊犯罪方面,綜合運用刑事技術、行動技術、網偵技術等各種信息化手段,現行案件特別是重特大現行案件的偵破率大幅提升;在治安防范方面,積極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治安防控體系,推動了治安防范由以人為主向三防合一的轉變,遏制了案件高發態勢;在管理服務方面,利用各種科技手段,簡化辦事程序,促進了管理服務由粗放繁瑣向優質便捷的轉變,在全縣的行風評議中連續多年名列前茅;在隊伍管理方面,科技裝備的大量配備,規范了民警執法執勤行為,引領了隊伍管理由習慣養成向養成習慣的轉變,民警違法違紀率逐年下降;傳統警務模式的深刻變革,使公安科技強警和信息化建設正在發揮越來越強大的效應。
打防并舉保穩定
打擊防范并舉,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是維護穩定的一項治本措施。
商南縣公安局始終堅持嚴打方針,以偵破命案為龍頭,堅持常態嚴打與專項斗爭相結合,深入組織開展以打擊“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為重點,組織開展一系列嚴打整治斗爭,維護了一方平安。
2011年,經過艱苦努力工作,行程1萬余公里,輾轉3省市,破獲了1996年盧青故意殺人的15年命案積案。通過各警種緊密配合,成功破獲了三名青少年搶劫出租車案件;通過審訊深挖,公安局協助湖北省鄖西縣公安局破獲涉案價值168萬元的特大黃金飾品盜竊案;通過嚴密工作,破獲了“1·4”何某變造金融票據案等一批經濟犯罪案件,為國家、集體和個人挽回經濟損失60余萬元;成功打掉王某、顏某等四人摩托車盜竊團伙,涉案20余起。2011年4月2日,快速破獲商南縣十里坪鎮大竹園村木河組特大殺人案。通過開展嚴打斗爭,全縣刑事案件發案下降8個百分點。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是公安機關應對動態治安新挑戰的戰略舉措。商南縣把全縣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納入全縣“十二五”發展規劃,公安局爭取1200余萬元專項建設資金用于治安視頻監控和街面巡邏防控網建設,已完成一期安裝的監控探頭篩查、升級改造、整合聯網任務,目前正在加快推進覆蓋城鄉重點區域和部位的110個視頻監控點建設,以實現城鄉重點區域和部位的全覆蓋;啟動街面巡邏防控網建設,購置了流動警務車,實施治安警、交警、巡警“三警合一”巡防機制,開展24小時不間斷滾動巡邏,推行“有警接警、無警巡邏、常態服務群眾”的巡防模式,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提高了見警率、管事率。完成了2個省級治安卡口建設任務,并有效開展勤務檢查工作,全力服務于西安世園會,據統計已檢查可疑車輛834輛、檢查過往可疑人員569名,守住了環省東大門。
警民和諧創平安
構建和諧警民關系是增強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有效途徑。商南公安局以“大走訪”開門評警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百名民警大走訪以及“萬人保平安、全民促和諧”活動,公安局領導親自帶領民警深入社區企業、進村入戶、走向田間地頭,與群眾廣泛溝通交流、虛心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千方百計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據統計,共走訪企業196家、走訪群眾3237戶,幫助群眾解決困難700件次,做好人好事329件,為群眾發放二代證5848張、送證上門7000余人(次)。組織開展“和諧警民情”110宣傳、“關心慰問農村留守兒童”、建立青少年維權崗、“送法下鄉”等活動,及時受理群眾報警求助,并積極推進社會聯動,接受群眾對民警違法亂紀的投訴,做到了接警迅速、判斷準確、調度及時,確保了各項警務活動井然有序。加大公安宣傳工作力度,及時收集各類信息,不斷提升輿論引導工作能力。上半年共編發公安簡報64期、信息快報129期,在各類新聞媒體上刊發反映公安工作的經驗做法和公安民警先進事跡的信息稿件120篇,提升了商南公安“三項建設”品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理解、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