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年以來,商州區精心部署,深入調研,強化宣傳,扎實推進有條件農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共完成農村居民進城落戶3256戶13060人。
一是加強領導,精心部署。及時成立了以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人社、公安、教體、國土、農業、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意見,撥付三萬元前期啟動經費,購置辦公桌椅,配備電話,抽調工作人員,實行了一站式辦公。
二是注重調研,掌握情況。抽調專人深入城區、鎮辦和村組調查摸底,了解農民進城最關心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確定了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提出5年6萬農民進城落戶的目標任務。按照先易后難、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首先解決村改居、城中村失地農民、園區整體遷移農民、自然災害區搬遷農民的進城落戶和就業問題。其次解決進城務工及創業農民、進城投靠親友農民、農村籍大中專學生及復退軍人等群體。最后引導有意愿的農村居民向城鎮有序轉移。
三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區上先后召開了6次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5800余份,調查摸底表45000份,印發各類宣傳資料50000余份,為50戶121人集中發放了城鎮居民戶口簿,通過廣泛宣傳使該項工作做到了家喻戶曉。
四是創新思路,謀求突破。放寬落戶條件,用活政策。凡進城落戶農民,其宅基地(含地上附著物)、承包地、山林權屬及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權益不變,且可依法、自愿、有償流轉,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年限(宅基地除外)。對進城落戶且自愿退出的宅基地(含地上附著物)、承包地、承包山林、自留地、自留山,村組可根據自有資金情況,經戶主申請、村民委員會研究、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分別報請鎮人民政府及區農業、林業、國土部門核定同意,由村組按照當地流轉的市場價給予一次性補貼。凡是政府根據城鎮發展需要,擬征用進城落戶人口宅基地(含地上附著物)、承包地、山林的,按照商洛市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補償標準予以補償。
五是注重方法,穩步推進。采取以點帶面、分步推進的方式。簡化程序,實行限時辦結制。區推進辦審批時限為五個工作日,公安機關依據區推進辦審批的“申請表”辦理入戶手續,區內遷入的,在三個工作日內辦結;區外遷入的,在五個工作日內辦結。增加投入,確保穩妥有效推進。鼓勵城鎮街道、社區接納進城落戶人員戶籍。凡每年接納進城落戶人員500人以上的社區,其工作經費及社區干部工資上浮5-10%。將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實行績效獎勵考核。
六是改善環境,優化服務。加強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拓寬城鎮空間,完善城鎮功能。將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扶貧開發、危房改造、以工代賑和財政直補等各方面資金整合捆綁使用。鼓勵進城農民享受免費培訓、免費職介、提供小額擔保貸款等。劉灣辦事處葉廟村149戶、552名農民整村轉戶搬遷工程已全面啟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