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盡快扭轉工業集中區建設被動落后的局面,山陽縣進一步細化責任,再添措施,狠抓落實,強力推進,園區建設呈現出力度大進度快的良好局面。目前,累計完成投資2.78億元,通往集中區的西河大橋、西河大道和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園區一期主、次干道路網、防洪河堤及中小企業孵化園標準廠房等工程基本竣工,6個產業項目在建。1—10月,預計集中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2億元,工業增加值1.34億元,分別占年度計劃的93.3%和95.7%。主要做法是:
一是多方籌資保投入。按照“財政投、向上爭、項目捆、企業墊”的思路,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1.5億元,其中縣財政投資8200萬元,用于進入園區的主、次干道路網和中小企業孵化園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爭取省上扶持縣域工業集中區建設專項資金260萬元,爭取交通項目資金3000萬元,將園區主干道列為203省道改線工程進行實施,結合馬灘河治理工程整合水保項目資金650萬元修建防洪河堤,為園區順利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是夯實責任快建設。采取BOT模式實施建設,對路、電、訊、供排水等地上地下工程堅持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尤其是從8月份開始,對每一處建設工程逐一細化承建部門和施工企業的責任,實行領導包抓責任制,明確時限,倒排工期,上足力量,交叉作業,嚴把質量,確保了“三通一平”建設快速推進。
三是制定政策優服務。進一步修訂完善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制定了關于加快縣域工業集中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入園企業準入辦法和入園企業建設管理辦法,規定每畝地投資強度必須達到200萬元的準入門檻,對成功實現產業鏈接的企業,優先審批用地,適當減收土地出讓金;對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拉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和稅費優惠政策。
四是狠抓招商促落地。按照“盤活釩業、開發鎂金、做大藥業、做強農產加工”的思路,策劃了20個重大項目,采取以會招商、叩門招商等措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做好跟蹤服務和落地工作。今年園區新落戶企業6家,完成投資1.27億元,其中年產100萬噸水泥和60萬噸膠凝材料項目即將建成投產;年產2000噸魔芋精粉系列產品加工項目正在安裝設備。武漢凱迪電力公司綠色能源綜合開發項目、維維集團水電鎂一體化開發等3個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五是強化督查抓落實。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定期檢查園區建設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影響施工的困難和問題。9月份以來,堅持把縣域工業集中區建設列為政府重點督查事項,實行一周一督查一通報,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嚴格兌現獎懲,對每遲一天完成建設任務的罰承建部門一把手50元,超過10的每天罰縣級包抓領導50元,強力推進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