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王榮金 黨婧)山陽縣以以滿足群眾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文化軟實力為目的,多輪驅動,促進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努力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創先爭優。
近多年來,山陽縣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為抓手,著力提升文化品位。成功舉辦了山陽縣首屆民俗文化周暨愛國歌曲大家唱、第二屆中國秦嶺生態旅游節開幕暨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園、2011年首屆中國山陽天竺山帳篷節等大型文藝體育活動,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組建社火隊、秧歌隊、龍獅隊、鑼鼓隊等民間業余團體、自樂班等演藝組織10多個,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活動,有效豐富了廣大群眾文化體育生活。完成了大型歌舞劇《豐陽頌》、旅游風情劇《古鎮軼風》的創作和排練,邀請著名作家石順義及地方知名藝術家創作歌曲、舞蹈、小調等各類文藝作品30余個,文藝創作日趨繁榮。學校競相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倡導高尚文化和諧氛圍,促進全縣校園文化的大發展。機關單位舉行重大節慶活動,運動會、登山、藍球比賽等活動,全民主動、自愿、自覺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氛圍逐漸形成。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該縣運動員周穎在游泳類比賽中分獲金、銀牌,并破全國紀錄;郭英在五項全能比賽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堅持以文化惠民為目的,加快文化基地建設步伐。新啟動實施縣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縣體育中心項目建設,兩個項目分別集演藝、放映、圖書閱覽、展覽、綜合文化活動和綜合體育館、游泳館、燈光球場、網球場于一體。縣文化館和圖書館已完成了修繕改造,“兩館”全部免費開放;23個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全部啟動實施,已建成17個,在建6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已建起村級廣播室290個,投放、安裝設備2萬余套,發展有線電視用戶3萬多戶;“農家書屋”工程已實現村級全覆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已實施43個村和城關鎮西關、漫川關鎮街道兩個社區;全縣體育場地已建設4400畝,配套體育設施2.3萬件(套)。實現了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縣、鎮、村三級覆蓋,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網絡遍及城鄉,初步滿足了人民對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需求。
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并重,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已整理出社火、龍燈、孝歌、情歌、民間傳說、漢調二黃、民間手工藝、小吃等36項民俗文化項目,其中,漢調二黃等7項被列為市級保護名錄,漫川大調列入省級保護名錄。全面完成了豐陽塔的修繕,漫川古鎮申報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騾幫會館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禹王宮進行了維修改造立項。
山陽縣近多年一直堅持將繁榮文化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努力打造亮點。以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月亮洞省級風景名勝區、漫川古鎮和金錢河百里生態旅游長廊(帶)“三景一帶”為載體,挖掘文化內涵,傾力打造“山水秦嶺·多彩山陽”和“秦嶺奇觀·山陽天竺山”文化旅游亮點,促進旅游與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發展、互利共贏,創建了旅游搭臺、文化唱戲、相互滲透、互相促進的旅游文化發展機制。深度挖掘天竺山道教文化、秦楚文化、漫川古鎮明清建筑文化藝術與商貿文化、民俗文化,編排了漢劇、山歌、景區主題歌等具有山陽特色、吸引力強的文化娛樂項目和演出劇目,創辦“秦楚文化”體驗園。鼓勵發展地方性文化娛樂公司和旅游文化演出公司,開發文藝旅游產品,抓好漫川古鎮商貿文化體系建設,積極開發原生態文藝節目,大力開展特色演藝進景區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景區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