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郭夏季 樊菊榮)建國六十余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過年方式也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也越來越遠離了傳統。大家都感覺到過年和平時的差距越來越在縮小,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激情、沒趣味、沒意思了。然而,在越來越淡的年味中,我們卻越來越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大變化:過去的生活是多么地苦難和艱辛,而現在的生活又是多么地幸福和甜蜜。
變化一:過去過年,菜蔬品種單一,大肉、雞蛋加豆腐、蘿卜、白菜、粉條,僅能吃飽而已;而現在過年,除豬牛羊、雞鴨魚、蛋奶酪上全外,蘑菇、青椒、蒜苔、芹菜、菜花、西紅柿等名貴反季大棚蔬菜一樣也不少,不僅花樣繁多,而且講究品位和營養。
變化二:過去過年,拜年禮品是白饃、馃子加白糖、點心、罐頭、餅干,年前一次性批發購買好大量禮品,送時分發,布袋裝、籠子提,比較麻煩;而現在過年,拜年禮品是果汁、飲品、糖果、高級糕點、高檔煙酒、保健品、營養品,禮品現買現送,購物袋裝、方便袋提,簡單快捷方便。過去過年,拜年送禮僅單純局限于送物質;而現在過年,拜年送禮不僅送的是品位,而且送的是營養、健康和精神。
變化三:過去過年,對聯、福字是只花幾毛錢揭一兩張紙,發一根煙,免費請老先生用墨筆寫一至兩三副,貼到門上,風吹日曬,五天年過不完,就掉色了扯了爛了;而現在過年,對聯、福字是花十幾元乃至幾十元錢到集市上買來的金字鑲邊印刷對聯、福字,或是移動、聯通、電信、郵政、銀行、保險等行業贈送,里里外外、樓上樓下的大門小門全貼滿,又紅又花,又大氣又結實,一直可以耐一年,還又紅又艷,人送雅號"一年紅",寓意一年日子都紅紅火火。過去過年,年畫、掛歷都是自己掏錢買;而現在過年,年畫這個部門、商戶送,掛歷那個單位、企業贈,人們基本不買年畫、掛歷,好多人家還擁有電子萬年歷,就更用不著買了。
變化四:過去過年,拜年近距離步行或騎自行車,遠距離坐班車;而現在過年,拜年不論遠近都騎電動自行車、騎摩托、開小車,或者打個電話、發個手機短信、發個電子郵件,或者網上視頻拜年,既能見面,又能隨便暢聊長聊。
變化五:過去過年,物資比較貧乏,買年貨要趁早、須囤積,要不到年跟兒,啥東西都漲價,就連汽車、火車票價都要比平時漲老多,還買不下票、擠不上車,經常出現回不來、走不了的現象;而現在過年,市場供應相當充足,年貨價格基本和平時持平,基本不漲價,由于商家囤貨多賣不完、或者搞節日促銷活動,所以許多年貨的價格甚至比平時還要低,現用現賣,科學理性消費,年貨既新鮮又實惠,當然不會出現過去那種搶購囤積風潮了。連春運的車票價也不再漲了,完全和平時一樣,車次也比平時增加了好幾倍,隨到隨走,不滯留。
變化六:過去過年,不管什么單位、行業一律都要放假、休業,能回家過年的全都要回家過年,一大家子人在自己家里吃團圓飯;而現在過年,既可回家過年,也可不回家過年,在單位、公司、工廠既過了年,又加班掙了錢,過年掙錢兩不誤,掙錢第一,過年第二,重掙錢而輕過年。特別是酒店、旅館、商場、超市、銀行、電力、通信、交通運輸等許多特殊的服務行業,春節不僅不放假,照常營業,而且業務還要比平時火爆、繁忙許多,年夜飯也改在了外面的大酒店吃。
變化七:過去過年,豬肉是自養自宰的,雞蛋是自養自下的,蘿卜白菜是自種自收的,豆腐、年饃、馃子是自做、自蒸、自炸的,只有年禮自己造不了,才需要購買,幾乎完全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而現在過年,大肉、雞蛋、蘿卜、白菜、豆腐、年饃、馃子等等,既可以自產,更可以購買,只要你有錢,啥年貨、啥年禮買不來?專業的生產戶、林林總總的商戶、琳瑯滿目的市場,幫你把一切一切的過年必須品全都搞定了,只需要你掏腰包就足夠了,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