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文君 徐世旺)近日,山陽縣先后2次在縣政府廣場集中組織舉行農民工外出就業歡送儀式,近千名農民工由縣政府集中組織送往深圳比亞迪、韓城下峪口煤礦、富士康集團等全國大型企業就業,這是山陽縣今年以來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推動農民工就業的一個縮影。
山陽縣是勞務輸出大縣,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10萬人。為了切實做好農民工就業問題,春節前,該縣就開始實施就業援助月活動,通過開展農民工就業情況調查、就業培訓、“春風行動”、就業信息發布、集中外出務工人員歡送、投放小額擔保貸款、農民返鄉創業調查、勞務輸出考察調研等多項活動,全力推動農民就業。組織縣內各培訓機構早開學、早招生,及時開展針對返鄉農民工、有創業意向的返鄉人員及一村一品建設的技能培訓;組織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業介紹機構、培訓機構、各基層勞動保障事務所和有關企業,大力開展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術、送服務”及“春風行動”為主要內容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在縣內通過張貼簡章、電視廣告、車輛宣傳等方式進行宣傳引導,廣泛宣傳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勞務輸出優惠政策、《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就業社會保障政策,解答就業者關心的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免費開展失業登記、求職登記、培訓登記、申報補貼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深入縣境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空崗采集和調查,開發公益性崗位和新增就業崗位,提高農民工就業率。大力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政策,簡化審批手續,著力引導縣內就業。同時,為進一步擴大勞務輸出影響力,該縣不斷創新培訓機制,完善輸出網絡,積極推行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勞務輸出模式,通過采取外出勞工集中歡送、為農民工購買保險、落實“留守家庭”的監護責任等途徑,解除外出務工人員后顧之憂,舉全縣之力推動農民工就業。
通過扎實有效的方法舉措,全縣形成以縣勞動力市場為龍頭、鎮為主體、村組為補充、駐外工作站為橋梁的“四位一體”和“親帶親、鄰帶鄰”的勞務輸出服務格局。截至目前,全縣轉移就業6.5萬人,其中有組織輸出3.5萬多人,就近就地轉移就業2.3人,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勞務輸出崗前及誤工常識等培訓3.4萬人,其中技能培訓6期2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