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周霞 彭家讓) 在“3.8”婦女節來臨之際,丹鳳縣電視臺適時推出了一檔優秀婦女代表的風采錄,這些先進典型中,庾嶺鎮窯溝村的村主任趙喜連榜上有名。
庾嶺鎮窯溝村位于丹鳳縣城北34公里處,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268戶1008人,丹庾油路橫貫其中。該村曾因經濟落后、基礎條件差、貧困人口多導致一度出現村干部缺位的局面。現年34歲的趙喜連在2008年11月村委會領導班子換屆選舉中脫穎而出、眾望所歸地當選為該村第一任女主任。窯溝村在她的帶領下經過近4年的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告別了肩挑手提吃水的歷史,告別了出門行路難的歷史,告別了群眾多年來少吃缺穿甚至為油鹽發愁的歷史。在她身上秉承了庾嶺女性寬厚善良、吃苦耐勞、不畏艱辛的優良傳統和胸懷大局、無私奉獻、敢于擔當的高尚品質。她用心系群眾、銳意創新的實際行為,立足村情抓產業,拓寬渠道促增收,生動詮釋了新時期女性“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是窯溝村人人稱贊的致富帶頭女強人!。
自上任伊始,她便立足村情實際,認真進行調查研究,積極征求和聽取老黨員、老干部的意見和建議,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結合村實際制定了窯溝村的五年經濟發展規劃。她依據每戶、每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梳理分類,把有文化有才能想辦事沒資金人歸為一類,給他們幫忙酬資金,設法用他們一技之長發展產業。2009年她積極爭取市縣的項目扶持,支持村民陳建忠新建大棚洋芋制種10畝16棚,2010年窯溝村種植優質洋芋500畝,畝產增收均在600元左右,為周邊鎮村推廣脫毒優質高產洋芋發展經濟奠定了基礎。目前該項目已積極申報無公害洋芋基地并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認證。她依托丹鳳縣蟒嶺山區生豬養殖合作社窯溝分社的良好平臺,鼓勵村民發展生豬自繁自育養殖產業,形成繁母豬保本、仔豬出售獲利潤、商品肉豬出售、飼源保障提糧價推動村地膜玉米套種高產洋芋和脫毒洋芋制種推廣的農民增收新良性循環發展模式。現窯溝村家家養豬,2011年新建千頭豬場1個、百頭豬場1個,商品豬年出欄達到4000頭以上,年收入200萬元以上,僅此一項人均純收入增加200余元。她看準食用菌價格市場行情持續走高的趨勢,2011年邀請相關技術人員來村舉辦技術培訓5次。愛訓群眾達800余人,支持陳幫有等45戶村民發展食用菌30萬袋,年收入達50元以上。窯溝村現已發展成為依用菌產業示范基地。她鼓勵青壯年勞力積極到西安等發達地區務工,帶回創業資本和致富技能,如今勞務產業成為該村80后、90后新生代的主要收入來源。窯溝村現家家有產業、人人有事干、戶戶有存款,彩電、電話、摩托等家電普及率達到90%以上,2011年人均收入達到4600元。
她把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始終放在心上,搶抓機遇,積極爭取實施新農村建設工程。2009年硬化通組路5條6.5公里,硬化入戶路45條6128米,修建蓄水池4個,埋設自來水管道4780米,新建“三位一體”沼氣29口,“三改一化”112戶,硬化場院8775平方米,房屋塘白硬化67戶上萬平方米,農網改造4公里。實施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工程,規劃移民新街1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到位,完成生態移民26戶108口人,兌現移民搬遷補貼資金45萬余元。窯溝村現組組通水泥路、戶戶通自來水,生產生活環境優美,和諧、富裕、宜居新農村形象凸現在人們面前。
她緊緊圍繞全鎮工作大局中,近年來深入開展“平安創建”、計劃生育、林改、矛盾糾紛排查、群眾文化生活森林防火、防汛救災等常規工作,引導群眾塑造良好民風民俗,為窯溝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11年12月趙喜連再次連任村主任時,她深感責任更加重大,又開始謀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宏偉藍圖,建立起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今天的窯溝村,在趙喜連的帶領下,正依托豐富的農村生態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村域經濟繁榮、村容村貌優美、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的發展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