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張福秦 韓肇忠)山陽縣人民法院郊區人民法庭副庭長游家國,日前,榮膺全省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殊榮。這是他繼2010年1月獲得全省法院"十佳法官"稱號后的又一榮譽。
游家國自參加工作以來,先后扎根全縣6個法庭,兢兢業業工作23年。近三年來,他審執結各類案件117件,其中調撤案件60件,只有1件上訴,二審維持原判。他所審執結的各類案件經評查均為良好以上格次,80%的案件都是以"五進"方式結案,無投訴信訪案件,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楊某和其丈夫劉某鬧離婚,游家國幾經說服無效后,劉某神情沮喪的以上廁所為由離開了調解現場。幾分鐘過去了,未見到劉某返回,他的心懸了起來,跑進廁所,發現劉某蜷縮在廁所里,割破了手腕,血滴了一地。說時遲,那時快,他奪下劉某手中刀片,扯下自己衣袖扎住劉某的傷口,和同事急忙背著劉某送到醫院,醫院要求預交500元的醫療費用才能收院治療,他翻遍了自己所有的口袋,只有300余元,他請求醫生并將自己的執行公務證押到醫院,醫生才給劉某處理傷口并掛上吊瓶。當劉某恢復神志時,喃喃地哭訴著:"我這樣做是為了表達對妻子的真愛呀!"楊某被他的真誠及丈夫的行為打動了,禁不住地留下了熱淚,并當場表示撤回起訴。
游家國經常攜卷下鄉,深入田間地頭,村莊院落,巡回審理,就地辦案,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被群眾親切地譽為"泥腿子法官"。他公正辦案,廉潔司法,從不吃、拿、卡、要。去年他和同事在下鄉辦案途中,劉大娘火急火燎來口訴,當他得知劉大娘年過七旬,聽力又差,被兒子打了,花去3800余元的醫療費無人管時,他想化解母子之間的矛盾,拉近母子之間的距離。他便三番五次地去劉大娘兒子家中給其做思想工作,促使母子達成了調解協議。年關將至,劉大娘的兒子未履行,他和同事冒著嚴寒趕至劉大娘的兒子家,守候了兩夜才使案件得以執行。當他把3800余元的執行款送到劉大娘的手中時,她熱淚盈眶并從中抽出300元作為酬謝,被他婉言謝絕,"你孫子馬上要結婚了,在你接受孫子孫媳叩拜時,你把這300元封個紅包,送給孫媳吧!這樣能改善你們母子的關系。"劉大娘按照他的話做了,打動了兒子的心,母子關系和好了。
他堅持鉆研業務,全面了解鄉規民俗,不斷總結審判實踐經驗,在辦理民事訴訟案件中探索總結出了"換位思考法"、"趁熱打鐵法"、"冷卻處理法"、"情感融化法"、"案例比較法"、"現場甄別法"、"多方參與法"等調解七法,并在司法實踐中靈活運用,調處了大量疑難民事案件。此經驗在省市縣三級法院作了介紹,獲得共識。游家國默默奉獻在審判第一線,幾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一顆丹心讓天平熠熠生輝,一腔忠誠為人民排難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