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凌娜)今年,柞水縣堅持突出以現代農業為方向,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在強基礎、出特色、促增收上下功夫,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截至5月底,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300元,增長17%。
強化三農基礎,該縣結合中小河流治理、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興修農田水利,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平方公里,新修改造農田6800畝,發展灌溉面積5800畝,建成安全飲水工程12處。落實家電下鄉補助125萬元,發放災民建房、城鄉低保、生活救助、農村五保供養等各類資金5000余萬元,有效保障了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啟動了6個新農村和45個推進村和4個扶貧整村推進村、21個“一村一品”省級示范村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強大動力;培育特色農業,打造綠色農產品基礎,縣上設立900萬元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建成金臺等6大農業產業園建設,扶持匯生源、新田地等10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發展綠色農產品基地30余萬畝,發展烤煙、蔬菜、花卉等特色種植基地7萬畝,完成核桃板栗建園2.5萬畝,經濟林綜合科管25萬畝;拓寬增收渠道,發展勞務經濟,培養知識型、技術型農民萬余名,增強長期勞務轉移“含金量”。結合農民工回鄉創業示范縣創建工作,使300名返鄉農民工實現創業,組建17家農業龍頭企業和6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了3萬多農民就業增收。同時,兼顧赴疆拾棉勞務等有組織的短期務工,使3000多農民走上時間短、見效快的致富路,到5月底,該縣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7萬人,創收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