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陸秀赟)今年以來,柞水縣藥監局圍繞“確保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目標,緊扣監管職能,以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為突破口,突出重點,強化措施,進一步整頓和規范食品藥品市場秩序,全縣食品藥品安全實現零事故目標,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
一是強化食藥安全宣傳。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學習雷鋒活動日等活動,深入街道、村鎮、學校、服務攤點,向群眾、服務對象發放《公眾飲食用藥安全手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讀本》、保健食品和化妝品、藥品不良反應知識、網上購藥安全警示、藥品廣告小常識、安全用藥健康相伴宣傳畫等12類11000余冊(份)宣傳資料,現場接受咨詢2300余人(次),藥品6種500多盒。由食安辦協調組織縣質監、工商、衛生、教育、農業等部門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及宣傳周等教育活動,培訓16場次達6500余人。撰寫食品藥品監管信息,82篇被省、市、縣網站等媒體刊登轉載和雜志采用編發,強化和拓展了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對外宣傳。
二是強化藥械監管。開展了藥品生產流通領域集中整治、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劣藥品、春季藥品器械大檢查、打假除黑等專項整治行動。截止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402人次,檢查藥品經營使用單位251家次,共快鑒藥品150批次,監督抽樣藥品70批次,抽樣器械4批次,向異地藥監局(含市局)發函協查藥品3起,已回復1起,協查外地核查本縣生產企業藥品7起,協查處假藥1起2種。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8件, 立案7起,當場處罰10起,移交公安機關處理1起,罰沒款6524.00元。查處假劣藥品14種次,8407瓶(袋、帖),44.3kg,貨值金額5692.80元,不合格器械3種次,1091套(支、只),貨值金額775.50元;取締無證經營2戶,責令經營企業限期整改2家,警告1家,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非法行醫用藥“黑診所”4家;與公安機關協作,打掉一從事地下假藥生產銷售黑窩點,有效凈化了藥械市場。配送企業已為16個鄉鎮衛生院和120個衛生室配送藥品325.97萬元,抽驗基本藥物30批次。收繳違法廣告宣傳材料1500份,上報ADR報告27份,培訓相關醫務人員160人次,農村藥品協管員、信息員152人次。
三是強化餐飲保化監管。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鮮肉及肉制品、學校食堂營養餐等專項整治和假冒保健食品專項檢查,加大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日常監管等工作,出動執法人員1059余人次,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147家,立案查處違法行為1起4起,罰款2000元,發放宣傳材料1200余份,發出《餐飲服務監督意見書》28份,責令限期整改1家;嚴格餐飲服務行政許可,已受理餐飲服務行政許可申請225余起,完成現場核查201家,開展餐飲單位餐具消毒檢測165戶,抽檢樣品1850份,合格率92%,頒發餐飲服務許可證201家;開展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聲稱有關功能檢查和查處 標示“上海益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假冒產品”、“帝澤牌健怡膠囊假冒保健品”等專項檢查工作,出動執法人員68人次,檢查保健食品經營單位25家,生產企業1家;為縣重大活動餐飲食品安全保障現場全程監管8人次,出車38臺次,派駐監管員61人次,保障了2800人的飲食安全。有力地保障了全縣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確保全年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四是加強綜合協調。以食安委名義召開了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會,在會上縣政府與各成員單位、鎮政府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各自的工作任務和責任,為全縣全年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打下了堅實地基礎;組織協調食安委成員單位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半年來,開展了鮮肉和肉制品、豬肉和食用油、食品中違法添加、打擊假冒偽劣食品、地溝油、農村食品和春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7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112家(戶)次,查處食品生產經營違法案件17起,取締無照經營食品和流動攤販28戶,沒收過期變質和“三無”食品225公斤,假冒偽劣獸藥86(袋),下發監督意見書50份;開展基地和市場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345個品種,合格率為100%,食用油抽查樣品3批次,合格率100%,“瘦肉精”檢測樣品17份,合格率100%。牽頭組織成員單位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以“科技下鄉”、“食品安全進校園”、法制宣傳日、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為契機,采取發放宣傳資料、召開座談會、集中設點咨詢、開設專題專欄、開展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等形式,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基本知識普及教育,提高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和科學應對能力。半年來,各監管部門共開展各類食品安全宣傳活動21場次,張貼橫幅標語60條,開設專欄48期,印發宣傳資料3萬余份,受理咨詢群眾5000余人次,校園廣播160與人次,發布監管信息、警示公告30余篇,制作電視專題片2期,從業人員培訓6期4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