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黃家瑞)柞水把創建生態文明村作為提升農民文明的有效載體,通過抓宣傳發動、抓環境綠化、抓農民素質等有效措施,推動全縣生態文明村創建活動向縱深開展。
抓宣傳發動,濃厚創建氛圍。一是制定了《柞水縣創建生態文明村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重點和創建標準。二是結合包村聯戶對口幫扶聯系村創建工作,實行公開承諾,嚴格落實包抓責任。三是充分發揮先進村的典型示范作用,通過組織群眾到先進村參觀學習,學習開展創建活動的方法,激發群眾的創建熱情。
抓環境綠化,創優美村莊面貌。一是以村莊綠化為重點,全面啟動了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綠化樹苗免費發放到村,樹權落實到戶,受到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樹木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綠化工作效果明顯。二是以“治理五堆、清楚五廢、實現五化”的環境清潔工程為載體,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堅決治理畜禽亂跑、垃圾亂倒、糞土亂堆、柴草亂垛、污水亂潑等臟、亂、差現象,書寫以文明生態村創建為主要內容的標語口號,創造文明、整潔的人居環境。三是提倡廣大農民群眾科學使用農藥,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抓農民素質,樹農村文明新風。一是充分發揮黨校、村民中心在農民教育培訓、文化科技衛生服務等方面的基地作用,開展各個層面的教育培訓,逐漸把廣大農民培養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二是繼續實施“興業富民”工程,把推進農村專業組織建設、發展農村特色經濟產業作為重點內容,幫助群眾掌握發展經濟的技能。三是組織開展文明和諧家庭創建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破除封建迷信和傳統陳規陋習,自覺抵制邪教,崇尚文明、尊重科學,全面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