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小龍)“養雞看著簡單,不講科學還真不行,今年,我養蛋雞就是按照科學方法進行管理,很多養殖方法、習慣都更加規范,結果雞得病少、飼料浪費少、雞蛋產量好,效益比以往好多了!”近日,商州區沙河子鎮村民張紅軍來村圖書室還書時樂呵呵地說。
隨著農村書屋不斷增多,該鎮農民的精神風貌、觀念意識都有了很大轉變。喜歡看書的,想學點種養技術的都有了好去處;生產、生活中遇到難題,自己在書上就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如今,各村的書屋成了農民的“知識加油站”。特別是當下冬季閑暇時節,去村里農家書屋借書、看書成了農民的新習慣。目前,全鎮各行政村基本上都擁有農家書屋,而且都制定了專門的借閱、登記制度,有專人進行管理。在這里,農民群眾可以看到科技種養、醫藥衛生、文學法律等各類圖書,知政策、懂法律、學技術的農民越來越多,看書上網、科技致富成了群眾的新時尚。“我經常去村書屋借幾本書,學學肉豬養殖方法,提高養豬技術”村民李建民說道。農家書屋也成了農村孩子們的樂園,他們可以在這里看到一些文學名著、歷史典籍等。“我會讓媽媽給我在書屋借《三國演義》、《紅樓夢》,在做完作業后看”正在上初中的李明宇說。
在采訪中,也有很多群眾反映,應及時更新農家書屋的各類圖書,增加更多的種植養殖等實用類書目,更多地指導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同時應進一步規范農家書屋的借閱時間、制度,明確每周看書借書的具體時間,使農家書屋真正得到應用,從而使農民群眾更好、更方便地在農家書屋“淘到真金”,學到真正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