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楊鑫)商南縣湘河鎮小嶺觀村地處陜南高寒山區,今年59歲的村醫汪玉芳是附近一千多群眾健康的守護神,她的一些感人故事在村民中流傳并真實地延續著。昨天上午,記者一行趕到汪玉芳的診室時,碰巧她到幾公里外的紅魚村出診。
今年六十多歲的紅魚村村民潘成梅,患有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因為過節時,飲食改變,她又臥床不起了。記者趕到紅魚村時,汪玉芳剛給潘成梅診斷完病情。潘成梅累計已經欠下汪玉芳三千多元的醫藥和診療費,看到她家境貧寒,汪玉芳已經給她免去了全部欠賬。而這次出診,汪玉芳甚至連賬都不計了,這讓潘成梅十分感動。潘成梅告訴記者,沒錢了,生病就只能扛著,看嚴重了就讓汪大夫來看看。汪大夫來看完病后,就讓她先欠著藥費,這讓她很感動。“病不敢扛了,小心扛成大病了。要好好那個了(治療),國家現在這么好的政策,在飲食上要注意了,低鹽,低脂肪,大魚大肉的不敢吃。”臨走時,汪玉芳又叮囑潘成梅要注意飲食。
汪玉芳為鄉親們墊付醫藥費一萬三千多元,而衛生系統給她的補貼只有五千元。她說,自己愿意干這賠本的工作,關鍵是她感到為大家工作,一方面證明自己還有價值,另一方面還能為并不富裕的鄉親們節約不少錢。
同樣是因為有著一顆博愛的心,汪玉芳收留一名流浪漢已經27年了。1985年,河南省淅川縣的吳中黑身患肺結核暈倒在了小嶺觀村附近,村民們把他送到汪玉芳的家里搶救,因為吳中黑智障,問不清個所以然,汪玉芳只好等他痊愈后才送回了老家,結果吳中黑的親戚們沒人愿意收留他,吳中黑最后就成了汪玉芳的家庭成員。吳中黑結結巴巴的告訴記者:“回不了家,這比家里好,有人管!”
隨著國家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除了看病救人,村醫服務公共衛生工作的比重越來越大。在汪玉芳看來,農村的公共衛生工作重點在兒童,而這一切必須從孕產婦抓起。受地理、歷史、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影響,商洛山區新生兒健康問題相對突出,在公共衛生服務上,除了給老年人做健康檢查、監測35歲以上成年人的血糖、給適齡兒童接種疫苗等工作外,汪玉芳格外重視孕產婦的衛生服務工作。
在給紅魚村的潘成梅老人看完病后,汪玉芳又來到孕婦賈曉燕家里,給她進行孕期健康檢查。村民們說,汪大夫就是許多產婦安全分娩的守護神。
在記者跟蹤汪玉芳體驗出診的半天時間里,她爬坡上梁到過五戶人家。汪玉芳告訴記者,年輕的時候,她一年能出診兩千多次,現在的速度比不了以前了。“前些年就想培養個接班人,可惜現在還沒有人愿意。”這是現在最讓汪玉芳頭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