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趙鵬)柞水縣緊緊圍繞“興支柱工業、促富民強縣”這一主題,嚴格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工作方針,全面強化礦產資源開發監督管理,促使礦產經濟逐步走上了規范、高效、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目前,礦產經濟占全縣工業經濟比重的60%以上,成為財政收入和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
柞水縣根據實際提出了構建“一區兩帶”礦業發展布局,設立了小嶺多金屬開采區等4個鼓勵開發區、1個限制開采區(干佑河流域40公里生態綠色長廊范圍內所涉及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和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等3個禁止開采區,制定了礦產資源開采的準入條件。同時,劃定了龍潭——紅石金礦勘查區等6個鼓勵勘查區和溶洞風景區等兩個禁止勘查區。
柞水縣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工作為抓手,緊緊抓住“證、界、圖、費、率”等關鍵環節,采取實地檢查與資料審查相結合的辦法,對全縣39個采礦權54個探礦權逐一進行檢查核實,及時糾正采富棄貧、擅自改變采礦設計、“三率”不達標、圈而不探、以采代探等問題。建立了礦產資源管理聯系協作制度,實行從事探礦采礦活動、購買火工產品、辦理占用林地審批等手續時,礦管部門前置把關。同時,柞水縣制定了礦權招標拍賣、探礦權采礦權有償配置等規范性文件,建立起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礦產資源配置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