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李治軍)初秋時節,走進商南縣清油河鎮河東移民小區,綿延上千米的徽派小樓洋溢著濃郁的現代氣息,新建的跨河大橋將小區與河西岸的民居、商業門店連成一片,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讓途經312國道的旅客頓覺眼前一亮。
河東移民小區位于清油河鎮清油河村小河東岸,規劃安置移民345戶,主要是2010年“7·24”特大洪災受災戶。項目于2011年4月啟動建設,計劃2014年底全面建成新型社區。目前,一、二期工程共237戶房屋全部完成建設,供水系統,硬化、亮化、凈化等“五化”工程也已完工,80盞太陽能路燈安裝投用,跨河大橋建成通車,還修建了1300多米長的護莊河堤,一期102戶移民全部入住新居,二期工程有八成也已搬入。
談起現在的生活,去年7月搬進小區的董鳳云很是欣喜:“住在小區里,買個米面油鹽,附近就有超市,洗澡用太陽能,做飯用煤氣,現在的生活真是好!”就在她家斜對面,移民潘金鳳在自家房屋的一樓辦起了超市,架子上的商品琳瑯滿目。她說:“要是沒有水災,還沒有勇氣搬出來。現在娃上學方便,丈夫在外打工,除了開店,還攬了些刺繡活,往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73歲的王守蓮老人身體硬朗,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了許多,原來住在磨溝村三組,10間兩層小樓被泥石流摧毀后搬到河東小區,兒子、兒媳都在廣州打工,在她家的客廳里,大屏幕液晶電視、電冰箱等家電一應俱全,和城里人一樣“闊氣”。
“移民戶是從鎮上多個村子搬來的,新村建起了黨支部,移民戶的事有人關心。”河東移民小區黨支部書記侯素芳介紹說。新村黨支部想方設法促進小區移民就業,舉辦了婦女絨繡培訓,介紹移民群眾到鎮上的大理石廠和合作社上班。為提高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小區文化廣場工程8月初啟動建設,計劃投資240萬元,修建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場地,還要種植景觀樹木,鋪設鵝卵石小路,集休閑娛樂、運動健身、文藝演出等功能于一體的園林式廣場將在年底前向小區移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