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朱金華)商南縣農村信用社今年出臺《商南縣陽光信貸工程實施方案》,制定《貸款限時辦結制度》《貸款責任追究制度》等規章制度,一改過去信用社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的狀況。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商南信用社明確規定了貸款戶自遞交申請至拿到信貸資金的辦結時限,并向廣大群眾承諾服務事項,接受群眾監督。信用社客戶經理、貸款審批會、主任簽字到貸款發放,每個環節公開透明,讓老百姓享受到放心滿意的服務。太白村是商南信用聯社包扶村,從2008年起,每年拿出2萬元現金用于50戶特困戶農民生活補貼。農民張某家庭人口多勞力少,靠國家救濟過日子,看到由聯社扶持漸漸富裕起來的左鄰右舍,他心里也盤算著想種植3000袋香菇掙錢供養孩子上學。他向水溝信用社遞交貸款申請書后,信用社立即派信貸員上門調查情況。確認張某無不良貸款記錄,勤勞能干,種植香菇,山上有資源,技術含量不高,其他鄉親有種植經驗,技術上可以幫忙指導后,決定貸款扶持,并鼓勵張某多種些,便于管理,可以種植5000袋,收益會更高些。不到三天時間,張某就從信用社拿回4萬元貸款,購種、伐樹、碎料,半個月時間,種植香菇5500袋。目前,貸戶張某早已還清全部債務,并有了一筆豐厚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