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片區舊城改造、體育場綜合功能改造、河西長廊南延、垃圾填埋場續建等工程穩步推進,鳳凰古鎮13個項目進展順利,并躋身省級歷史文化旅游名鎮,營盤廣場及縣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已經建成,下梁新城路網工程全面完工,城鎮品位和輻射帶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精細管理 高標準要求
“城市形象,三分建、七分管。”柞水縣在深化“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的基礎上,實施了“十大城建和十大管理工程”,建立了“六線運作”市容管理模式,對城鎮街巷實行了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全天候保潔。特別是對規劃違法情況進行了整治,建立縣鎮規劃區范圍內周巡查制度,重點打擊處罰批低建高、批少建多、未批先建等違規違法建設行為,僅今年就組織執法檢查15次、拆除違法違規建筑6處700平方米、處罰違章建筑2.5萬平方米60余萬元。
城鎮管理最大的難度在“五亂”問題上。為了建立城鎮管理長效機制,柞水縣結合國家衛生縣城復檢工作,對沿街沿路騎門攤、流動攤、占道經營攤點進行拆除取締,對夜市、農貿市場統一整治規范,并在全縣范圍開展了“我為創衛添光彩”、“環保小衛士”和清理“三堆”(糞堆、土堆、柴堆)、治理“三亂”(亂倒垃圾、亂潑污水、亂搭亂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門口)專項行動,廣大居民的文明素質和衛生意識明顯提高,城鎮公共衛生狀況持續改善。
圍繞創建山水園林城市,按照“水在城中,城在綠中”的總體思路,結合全縣依山傍水的特色,加大資金投入,新建擴建了迎春廣場、東坡森林公園、縣城蓄水工程、北關小游園、休閑長廊延伸等一批精品工程,大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生態環境。以增加綠量、提升品位為目標,不斷加快城市綠化步伐,提升綠化檔次,實施精細化管理,達到了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效果。目前,全縣城區綠化面積已達到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0.67%,綠化率達到79.66%,已高標準通過省級園林化縣城驗收。大力設施亮化美化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主干道路燈為脈絡,以景觀燈、霓虹燈為背景,高低錯落、動靜結合、色彩各異的城市亮化新景觀,城市環境更加優美。
化蛹成蝶是大自然賜予物種的生命贊歌,鳳凰涅槃是理想賦予現實的美麗神話。昔日小巷換新顏,過去小鎮展新貌,今朝小城開新篇。在新的征程中,柞水縣委、縣政府將搶抓中省市加快城鎮化進程機遇,已精心謀劃了城鎮供暖、養生養老、重點鎮建設等一批重大項目,努力推進城鄉人居環境大改善。可以預想,通過不懈努力,一個又一個崛起的現代小城鎮,將是柞水縣數萬農民的新家園。而通過小城鎮建設,就近就地務工創業,將實現數萬農民鳳凰涅槃般神奇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