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高軍軍)近日,在山陽天橋鎮大坪村的公路上,村民王義貴帶領13名群眾正在熱火朝天的搭支架,修復懸空路面;在夏家坪村路段,村主任張西成帶領群眾抬杠木,砌石壘,個個干地汗流浹背。這是他們出行的必經之路,“政府出資我們出勞,還能不好好干?”正在干活的村民如是說。
天橋鎮黨委書記舒志鴻、鎮長陸興旺等今年到大坪、夏家坪兩村調研,兩村群眾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路難行。據村民介紹,大坪村和夏家坪村共用一條公路,在“7·23”水災中損毀嚴重,2010年對部分水毀路面進行了修復和支護,但由于沒有重新進行水泥硬化,加之去年多雨,發生幾次較大的洪水,對沿河道路沖刷非常嚴重,目前部分路段路面懸空現象很普遍,群眾走路必須靠里走,摩托車勉強能夠通行,三輪車等重型載重車輛根本不敢通過,這條路涉及兩個村,協調有一定難度。夏家坪村村民阮班云說:“我們想修路,但要用大坪村的砂石,還要跑很遠的路,不好好溝通咋行。”大坪村皮紙坑組組長王義貴說:“我們群眾也想修路,但這條路是咱兩個村共同走的,要修得一齊干,單憑一個村修,一來溝通難、分工難,二來資金困難。”聽完群眾的現場訴說,舒志鴻當即召集兩個村的村兩委人員及部分黨員群眾代表,現場研究修路問題。經過探討和集思廣益做出決定,最棘手的資金問題由鎮政府負責解決,群眾義務投工投勞,力爭在汛期來臨之前完成修復。隨后,鎮上委派農管站深入兩村對道路進行實地勘察和丈量,發現總共毀壞98處共計3500米,水泥路懸空75處2400米,25處路段車輛已經無法通行。經過精心組織準備,鎮黨委會研究決定對大坪至夏家坪道路進行排危、支護和部分路段修復,由綜治辦主任朱盼負責駐村扎點解決,不完成任務不收工。初步預算機械費、支護費共需資金29200元,由鎮政府解決5000元,向縣農管局申請資金24200元,所用勞力由兩村村民義務投勞。據悉,目前各項修復工作已近尾聲,一條通暢的大道將成為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