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步蟾今年已經77歲了,身體患有風濕、腦梗塞、高血壓、白內障等疾病,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擋住他為電力人歌唱的腳步。去年11月底,在醫院住院的陳步蟾看到《商洛日報》上刊登了一篇講述商洛供電公司板橋供電所員工幫助群眾致富的文章后,夜不能寐,深深為供電所所長張巴曹等同志立足本職、心系山區群眾的事跡所感染和打動,便翻身下床,借助放大鏡,趴在床上寫下了2000多字的陜西快書《供電所為農民架金橋》。
陳步蟾參加工作后,一直在經濟和金融系統工作,深知電力的發展對經濟和民生的重要性,也親眼目睹了商洛電力半個多世紀以來從無到有,再到今天家家戶戶因為有了充沛、穩定的電力供應,過上了幸福的電氣化生活。電力的飛速發展,讓商洛山鄉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巨變,陳步蟾深深地感到,電力是經濟發展、社會前進、群眾安居樂業的“發動機”,就像空氣、糧食一樣讓人離不開。而其背后,則承載著電力人付出的太多的犧牲和奉獻。
陳步蟾說,今后他還要繼續采訪和挖掘電力人的先進事跡,通過文學創作的方式來歌頌、贊美電力人。他還和商洛供電公司宣傳部門聯系,列出了一個計劃,要在有生之年為商洛供電公司10多名先進人物和單位創作詩歌和快書,同時,還要出一本描寫電力人的詩歌集,讓更多的人走近電力員工,了解電力行業,讓大家一起來熱愛電力職工,保護電力設施,為促進商洛電力事業發展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