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儲茂龍 見習記者 劉媛
“今年天氣好,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長,第一輪采摘預計可收獲濕木耳30萬斤,風干后大約有3萬斤,按照每斤40元的市場價,將有120萬元的收入,能帶動147戶貧困戶人均增收4000多元,照這樣的發展勢頭,今年我們村有望整村脫貧。”3月26日,柞水縣下梁鎮西川村村主任丁佰林激動地說道。
近日,來到下梁鎮木耳小鎮產業基地,一片忙碌的景象。105個大棚的木耳已經成熟,迎來了第一次采摘。每個大棚內1萬袋黑木耳菌棒整齊排列著,經過一季的生長,木耳長得黑油油、肉嘟嘟的,村民們在忙著挑揀大木耳采摘。因為木耳小鎮也是西川鄉村旅游的景點之一,所以還有許多外地游客來現場體驗木耳采摘。目前,柞水縣下梁鎮地栽木耳近540畝,吊袋木耳500多萬袋,前期投入1000多萬元,并配有專業的技術員指導管理,僅木耳產業這一項便能為貧困戶每人每年增加約6000元的收入。木耳產業不僅讓周邊村民能在家門口就業,也成為西川鄉村旅游的景點之一,為貧困戶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據悉,柞水縣集中精力打造西川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了“連片推進、帶動全縣”的主戰場示范帶動模式,大力實施“1153”木耳推進戰略,即發展木耳栽植1萬畝1億袋,年產量5000噸,實現產值3億元,以西川村木耳小鎮為核心,輻射帶動全縣木耳產業發展,全力帶動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