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瑞)近日,鎮安縣首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在西口回族鎮聶家溝村并網運營,標志著該縣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進入了運營階段,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聶家溝村村主任班智喜高興地說:“這300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能帶動村上貧困戶45戶,每戶年增收3000元錢,同時也壯大了村級經濟,村集體一年能收入10萬元。”
據了解,光伏發電項目不僅節能環保而且收益穩定,也是鎮安縣落實“五位一體”發展理念,建設“資源循環強縣”的有力支撐。光伏扶貧電站類型以單村電站為主,分散式布局,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縣扶產公司擔任項目法人,開展項目代建、代管承擔光伏扶貧收益結轉工作,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扶貧和增加村集體收入。首批共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48座帶聯貧困村67個,總容量20.4859兆瓦。其中單村電站36座帶聯貧困村36個,聯村電站12座帶聯貧困村31個,項目總投資約1.35億元。項目建成后能帶動3000多弱勞動能力戶年均增收3000元,每個帶聯貧困村年增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截至目前,電站已全部開工建設,電站主體總體進度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