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陳風軍 項力軍 賈龍芝)鎮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花大力氣實施社保、教育、醫保、安居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四大工程,截至目前,投入資金24.6億元,使一大批城鄉群眾生產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擺脫貧困走上富裕路。
社保工程實現應保盡保。鎮安把社會保障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社保、養老、民政、保險等部門職能作用,扎實建立社會保障服務體系,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讓城鄉貧困、弱勢群體普遍獲得應有的社會保障。今年以來,全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16.96萬人,征繳保費9290.4萬元;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1.57億元、臨時救助金759萬元,低保金4291.7萬元。
教育工程保證無一輟學。縣上出臺了《鎮安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監測評價方案》,全面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嚴格實行建檔立卡戶貧困學生精準資助、教師大家訪、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等制度,確保“上學路上無一人掉隊”。截至目前,全縣2857名教師與9798名貧困學生完成了“教師+學生”結對幫扶。縣上積極實施中、省、市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加快中央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投資5.136億元新建了第三中學,主體已全面竣工,投入7121萬元完善了永樂中學教學樓等9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現代化建設。
醫保工程保障有病能醫。縣上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扎實推進醫保綜合試點改革。2018年,全縣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8萬多人,征繳居民保險基金3225萬元;完善了新農合和民政醫療救助兩項醫保措施,今年新農合參保23萬多人,其中貧困戶參保率達100%,發放醫保金126.21萬元,民政特困戶醫療救助金3348.5萬元;緊緊抓住精準扶貧政策機遇,建成154個村(社區)衛生室,解決了農村居民就醫“最后一公里”問題,落實了1.13萬名醫務人員與貧困戶結成“醫生+患者”幫扶對子,有效遏止了城鄉群眾因病返貧。
安居工程確保群眾安居樂業。縣上努力推進城鄉群眾安居工程建設,確保他們住有其所。目前,全縣58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全部交鑰匙,8139戶搬遷入住到位;對農村3853戶危房戶改造均已竣工;1.2萬戶農村石板房和土坯房改造提升到位;對663戶特困供養戶,采取“一院兩制”移民搬遷政策兌現了新房;投資2.23億元新建了鎮安縣老年護理院,大坪、月河等10所區域敬老院,新增集中供養床位950張,實現了特困群眾有房安居,有人照料,吃穿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