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榮強
仲夏時節,走進鎮安縣西口回族鎮石景村的田間地頭,只見滿山遍野姹紫嫣紅的芍藥花正在競相開放,三五成群的工人穿梭在花叢當中,有說有笑地采摘花朵,為寂靜的北陽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片如畫的芍藥地,原本是當地群眾種植玉米等作物的,由于海拔高等原因產量不高,辛苦一年也帶不來多少收入。2017年,鎮安縣天玉具體化飲品有限公司經過考察,結合鎮村制定的產業發展規劃,在這里發展起了藥材種植。
該公司在石景村流轉土地2600多畝,其中2100多畝用來發展芍藥產業。芍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在5~6月,有白、粉、紅、紫、黃、綠等多個品種,因為花大色艷,具有觀賞價值,同時花蕊也可以做成芍藥花粥、芍藥花餅、芍藥花茶等,芍藥根也具有鎮痙、鎮痛、通經作用,可供藥用。
經過兩年的培育,現在這里形成了近15公里長的芍藥花帶,吸引不少游客來此觀光,同時芍藥種植也成為當地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石景村二組的邢光彩就是土地流轉和務工的受益者之一,她以每畝350元的價格把3畝多地流轉給了公司,每年還能掙2000多元勞務費。石景村五組的何忠英一家原來是貧困戶,同樣也把自己的6畝土地流轉給了公司,老兩口在公司從事勞務工作,一年也有四五千塊錢的穩定收入。
石景村黨支部書記魏吉林介紹說:“村上在制定產業規劃的基礎上,2017年全村流轉土地2760畝,老百姓流轉土地得租金,務工得酬金,每年一戶僅產業一項年就能收入五六千元。”
據鎮安縣天玉具體化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公智介紹,石景村芍藥谷種植項目于2017年7月開始實施,2018年4月全面建成,截至目前,芍藥長勢良好。公司計劃進一步加大芍藥系列產品開發利用力度,力爭每年銷售300萬-500萬支鮮切花,再利用芍藥花加工芍藥花茶,還要利用芍藥谷一片花海的美景,帶動石景村的民俗觀光產業,真正把芍藥產業打造成企業盈利群眾增收的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