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齊榮強 韓英)陽春三月,正是農忙時。鎮安縣青銅關鎮鄉中村的萬畝茶葉種植基地內,60多名茶農正緊張勞作,補植120萬株黃茶,按下春耕生產快進鍵。
“這個深度基本已經夠了,把土疙瘩搗小,如果苗小,放四五根都可以。”為了搶抓農時,植樹節后來到鄉中村的田間地頭,到處都可以看到村民們忙碌的身影,每天有60多人在田間地頭平整土地、挖溝筑壟、補植茶苗,陜西星昶林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振榮也在茶園為村民支招,現場示范栽植要領,解決茶葉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在地里,67歲的郭朝文尤為賣力。他是土生土長的鄉中村人,一輩子靠莊稼地吃飯,土地雖然解決了溫飽,但一家六口的日子仍過得緊巴巴。去年以來,他將自家10畝土地流轉給陜西星昶林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茶葉建園,不僅有了一年2000多元的土地流轉收入,同時在茶園干活還能年增收1萬多元。
像郭朝文這樣既流轉土地又就地務工的村民不在少數。自3月12日開工以來,茶園有大量的用工需求,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收益,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據了解,按照日上勞60人次,每天實現勞務總收入8000多元。
據了解,鄉中村原有近500畝的茶園因為缺乏管理,失去原有經濟價值。2018年,陜西星昶林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過考察,認為這片近500畝的茶園經過改造還有經濟價值,于是與村兩委會商議,采用“公司+基地+農民”的模式,將這片茶園進行了提質改造,并擴大新茶園1000多畝。經過多方考察論證,當地土壤pH值達到4.1-5.2之間,非常適合種高端茶,公司當即從福建運回黃茶苗木118萬株,進行栽植。
現如今改造后的老茶園,春茶層層疊疊,青翠的茶芽擠滿了茶樹梢頭,馬上進入采摘期,公司的打工農戶現有100多戶400多人,其中貧困戶23戶,僅勞務一項,年人均收入1萬元以上。截至目前,該茶園已補植黃茶100多畝,預計再有20天左右可完成1000多畝的茶苗補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