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紹有 李雨蓉)今年以來,鎮安縣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明確目標,壓實責任,突出重點,強化宣傳,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廣泛宣傳,全面發動。縣上以印發宣傳手冊、懸掛橫幅標語、入村宣講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召開各類院落群眾會1100多場次,入戶走訪群眾7000人次,讓廣大群眾認識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在政策、資金投入方面,始終堅持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明確激勵政策和獎補標準,引導大家自覺干、主動干,激發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
分類指導,清理垃圾。大力實施“八清一改”行動,以清潔河道、道路、田園、民居、圈廁、山體六大板塊為重點,組織群眾集中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村內塘溝、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解決室內外衛生破解垃圾亂堆亂扔亂燒、人居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縣級領導包抓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5個,鎮辦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16個、“五美庭院”示范戶650戶。
破解難題,建立機制。抽調包鎮縣級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到一線駐村督戰,幫助解決棘手復雜問題,加快整治進度。同時將整治工作納入督查督辦重點事項,堅持“日報告進度、周通報排名、問題限期整改、約談問責”4項制度,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353”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鎮辦管理所、村管理站的作用,將保潔與管護有機融合,做到管護到哪里保潔就跟進到哪里,實現由“管得了”向“管得好”轉變。
分步實施,“廁所革命”。全面推廣三格化糞池式衛生廁所,截至目前新建衛生廁所222戶,其中無害化衛生廁所115戶,將全縣55所農村學校旱廁改造納入農村廁所改造范圍,年底前完成9所農村學校旱廁改造,新規劃26所。全年新建、改建旅游廁所8座,促進旅游廁所標準等級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制定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整治和規范生活污水排放,今年已爭取中省資金投入562萬元,在4個鎮6個村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6套,確保年底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