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冀 林 辛恒衛
“有玲,快起床了。”一大早,家住秦嶺深處鎮安縣茅坪回族鎮的周有玲被媽媽鄒鄧蘭叫醒,洗漱完吃過早餐后,背著書包去上學。
13歲的周有玲在茅坪中學上學,每天她步行穿過茅坪街,10多分鐘后到學校。看著女兒蹦蹦跳跳出門的背影,鄒鄧蘭露出了微笑。
“比起過去在老家,孩子現在上學路程近多了。”鄒鄧蘭回憶道,那時候鄒鄧蘭一家住在茅坪回族鎮峰景村海拔1600米的東高山上,因為村里沒有小學,周有玲只能去10公里外的湖北省鄖西縣坎子山小學就讀,步行要走兩個多小時。“記得一次送有玲去坎子山小學上學,才走了一半路,有玲累得走不動,哭著說,媽媽我真的走不動了。”鄒鄧蘭說。
這樣的上學路周有玲走了3年,2018年,鄒鄧蘭一家因為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到了茅坪回族鎮統一規劃的集鎮五期搬遷點上。
“現在茅坪回族鎮周圍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學習氛圍好,路程又近,我們做家長的很滿意。”鄒鄧蘭高興地說,搬遷后不僅孩子讀書方便,老人看病就醫也方便,社區還組織、幫助他們學技能、找工作。她告訴筆者,自己在茅坪社區木耳基地務工,每月能掙2000多塊,丈夫在周邊的建筑工地上做水泥活,收入也不錯。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為了確保自2014年以來,先后從海拔1000多米高山上搬遷到茅坪回族鎮搬遷點上的回漢族群眾過上幸福日子,茅坪回族鎮黨委、政府大力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配置,不斷跟進服務群眾。大力推進搬遷點產業發展,帶動回漢族群眾就業,讓搬遷的回漢族群眾不斷收獲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