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 田)今年以來,鎮安縣木王鎮圍繞縣委、縣政府“一廳四地”戰略定位,聚力打造“旅游名鎮、生態重鎮、宜居新鎮”,深入實施“千名頭雁帶富領飛”和“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
在木王鎮黨委、政府的宣傳動員下,在外創業成功人士紀宏武毅然決定回鄉投資創業,積極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通過實地考察走訪,結合米糧寺村現有產業基礎,紀宏武注冊成立了鎮安鯉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積極謀劃在米糧寺村實施年產5000噸黃顙魚養殖基地建設項目,該項目以魚種池、流水產卵池、流水孵化池、實驗樓等生產設施為建設重點,通過黃顙魚孵化、養殖、采集,打造產銷一體的產業示范基地。預計總投資4500萬元,年產量可達5000噸,年產值可達1.2億元,在短期內可形成產業化經營,2024年可直接按項目標準化技術放大3倍生產規模。木王鎮創新采取“支部引領強堡壘、項目發展為主導、黨員示范帶頭致富、農戶參與注活力”的產業發展新模式,通過農村自主參與、合伙經營、吸納脫貧勞動力等方式著力帶動米糧寺村產業經濟乃至整個木王區域經濟發展,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增加就業崗位110余個,吸納脫貧勞動力50余人穩定就業,年人均增收2萬余元。
退休不褪色,余熱映初心。退休干部、桂林村黨支部原書記孟賢余,作為村級“智囊團”、致富帶頭人,一直心系鄉村發展,為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孟賢余作為產業黨小組組長再次積極投身桂林村鄉村建設,以實施“五小”工程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工作抓手,依托桂林村自然條件優勢成立中藥材產業黨小組,以支部帶路為引領,積極謀劃產業發展。引資200萬元發展苦蕎產業,以高山特色苦蕎種植加工產業為主導,主打苦蕎茶、苦蕎酒、苦蕎枕頭等系列特色旅游產品品牌。發動13名黨員帶動71戶農戶種植苦蕎300畝,帶動村民本地穩定就業10人,年產苦蕎酒5000公斤、苦蕎茶4000公斤,實現年人均增收3000元,合作社年收益30萬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木王鎮緊扣生態資源稟賦,念好“山水經”,唱響“生態戲”,通過堅持生態立鎮、守護生態資源、促進生態富民三部曲,著力發揮頭雁引領效應,實現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