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少斌 唐瑞希)“三伏”時節,鎮安縣西口回族鎮農綜站干部孟方一頂著酷暑烈日往脫貧群眾家中奔去,原來黨和政府有了新的惠民政策,要對實施“五小項目”的脫貧戶進行補貼,想到自己幫扶的一戶脫貧戶剛好符合政策,他就急著把黨的溫暖送到脫貧群眾家中。
近年來,西口回族鎮緊扣“四個不摘”,注重幫扶銜接,結合“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強化黨建引領,構建“黨小組+片長+農戶”模式,把治理、振興、服務工作重心向基層下移,以“三個一”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以貫之補短板”,各項銜接是重點。西口回族鎮高度關注因疫情等對脫貧戶、監測戶造成的沖擊,建立防致貧返貧應急管理機制,常態化開展入戶、電話訪談排查風險,分級分類制定幫扶方案,給脫貧戶、監測戶加上了“保險閥”。銜接工作開展以來,鎮上培育龍頭企業3家,涉農經營主體28家,新建扶貧工廠13個、村級光伏電站8個,新修村組道路14條57.6公里,完成程家川8.3公里柏油路建設,完成輸水管網22.5萬米,更換水管網3萬米;新修便民橋12座;投資500余萬元,完成10個村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明顯改善;完成青樹、嶺溝、上河3個村的高標準農田治理工程建設,新修河堤3公里。
“現在好了,能在家門口打工,我年齡大了在外面務工沒人要,把人愁得不行,水產園的建設真是解決了我的大問題。”西口回族鎮青樹村村民魏成笑呵呵地說道。
“一心一意謀發展”,農旅融合“金飯碗”。西口回族鎮始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凝心聚力、拼搏進取,通過發展農旅融合項目,打造程家川智慧水產示范園區,以點帶面充分發揮西口優越的自然優勢、獨特的文化優勢,讓農旅融合產業成為西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鎮上聚焦基礎設施,發展現代農業觀光園;立足資源優勢,培育特色農業產業群;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初級農產品深加工,推進農文旅融合,建設生態康養度假區,建成集開發生產、加工銷售、休閑娛樂、生態康養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目前,已建成北陽山原生態登山步道2條、智慧水產養殖園510畝、復合農業體驗園5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