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辛恒衛 劉 萍
9月15日早上,秋雨不止。外賣騎手徐昌順穿著雨衣騎著“小電驢”來到一家餐飲店取外賣。“外賣騎手很辛苦,風里來雨里去,現在加入了工會,讓人有了幸福感。”徐昌順指著身上的雨衣說,“這還是工會送的呢!”
不久前,徐昌順在鎮安縣“工會進萬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服務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與同伴一起集中入了會,領到了縣總工會贈送的“大禮包”,里面有雨衣、雨傘、手套、水杯和工會會員知識手冊等物品。
讓徐昌順感到溫暖的不僅是工會的“大禮包”,還有工會給他提供的訴求咨詢、法律援助等貼心服務。
為進一步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自去年10月以來,鎮安縣總工會針對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特點,由縣總工會蹲點工作組帶隊,深入相關園區和點位,“溝通第一線職工、了解最基層現狀”,廣泛展開調研。
調研中,工作人員還“打入”外賣騎手的微信派送群。“群里有70多名外賣騎手,我們在群里跟他們拉家常、講政策,宣傳加入工會的好處,也在聊天中增加了信任,摸清了底數。”鎮安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張家升在聊天中還趁機添加了很多外賣騎手的微信,徐昌順就是其中一名“微信好友”。
徐昌順在微信上訴說,自己剛從一家建筑公司辭職,該公司已連續兩個月沒發工資,辭職后,當起了外賣騎手。他想知道,自己還能否拿回未發的工資。鎮安縣總工會獲悉徐昌順的情況后,當即委派專人為其提供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咨詢服務,幫助他維護合法權益。后來,徐昌順以個人名義加入了鎮安遠航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工會聯合會。
先服務后入會,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工會服務對象,多舉措幫助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這是鎮安縣總工會構建“入會+服務”一體化推進格局,用關愛促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的縮影。
今年5月,陜西佑泰保安有限公司職工湯海霞成為工會一員。8月,湯海霞的女兒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本是件開心事,但高額學費又令她緊鎖眉頭。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尋到了“娘家”。
“你可以申請金秋助學補助呀!”聽到湯海霞的苦惱,陜西佑泰保安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新有幫她出主意。開學前,湯海霞的女兒收到了來自縣總工會的金秋助學補助2000元。“以前,我不太了解工會,現在我必須為工會點個贊。”湯海霞高興地說。
今年以來,鎮安縣總工會加快組織覆蓋與維權服務的整體推進,以“分層次、多形式”入會為目標,以“服務在前”為抓手,統籌推進快遞員、外賣送餐員、貨運司機和物業管理員等群體的入會服務工作。今年縣總工會為兩家公司91名員工贈送互助保障金18200元,使員工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
針對未建會企業里有入會意愿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以個人名義申請入會。截至目前,鎮安縣總工會建立工會組織679個,會員達到22353人。其中,今年發展新就業形態工會組織3家,覆蓋企業19家,新就業形態工會會員453人。
據了解,鎮安縣共有物管企業2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鎮安縣圓通物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標桿。當初,為了讓該公司早日建會,張家升帶著工會干部沒少往這里跑,宣講工會知識、政策法律,還為職工辦了不少實事。圓通物業成立工會后,轄區內鑫園物業等物管企業也紛紛成立了工會。“針對物管企業多的特點,我們深耕‘示范田’,發揮典型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回憶起物業行業組建工會的過程,張家升感慨良多。
“加入工會和不加入工會,真是不一樣。”鑫園物業物管人員劉強說,自從加入工會后,參加勞動競賽、實現技能提升、獲得關懷慰問等各種好事接踵而來,讓人有了深切的歸屬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