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魏 華 鄒大鵬)“我們村今年種植烤煙80畝,栽植拐棗2萬株,打造蜜源基地500畝,養蜂1160箱,改造宜居農房32戶,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33萬元。”8月26日,與筆者聊起村內今年的發展情況,鎮安縣回龍鎮萬壽村黨支部書記李德斌自豪地給出了一組數據。
2021年李德斌被納入萬壽村后備力量庫后,也曾因為對黨建業務不熟悉、缺少農村工作經驗而惆悵,在幫帶導師劉靖的指導下,經過一系列學習培訓,李德斌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2023年被推選為萬壽村黨支部書記。
回顧李德斌的成長歷程,離不開鎮安縣“精準選拔、學習培訓、導師幫帶、跟崗鍛煉”的村干部“選培帶煉”選拔培養模式的助力。
鎮安縣從嚴把好村干部“入口關”,將“政治素質好、干事能力好、發展潛力好、群眾口碑好”作為后備村干部選拔標準,通過組織推薦、黨員群眾推薦、個人自薦,村級考察初審、鎮級評估復審、縣級備案入庫的“三薦兩審一備案”程序,在全縣156個村(社區)高質量儲備成長型后備村干部、成才型后備村“兩委”干部、成事型后備村黨組織書記三類后備力量人才1178人。
為提升后備村干部能力素質,鎮安縣建立市級以上拔尖培訓、縣級集中培訓、鎮(街道)全員培訓、村(社區)兜底培訓“四級培訓”模式,在月河鎮、西口回族鎮分別打造教育培訓基地1處,1700多人次參加各類學習培訓,組織336名后備村干部參加“千名領跑人學歷提升計劃”取得大專學歷,不斷提升后備村干部能力素質。
鎮安縣大力推行“導師幫帶”制度,由優秀離任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等擔任導師,與后備村干部建立“導師幫帶”對子886對,通過導師談心、傳授經驗等方式進行“傳幫帶”,不斷提高后備村干部能力素質和業務水平;建立量身定崗、規范程序、幫帶培養、動態調整四項“跟崗鍛煉”措施,落實550多名后備村干部到示范村“跟崗鍛煉”,5900多人次的后備村干部參與了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活動舉辦等重點工作,111名后備村干部通過“選培帶煉”走上了村干部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