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侯興華)近年來,鎮安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搶抓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縣機遇,以全市“兩邊一補齊”“兩拆一提升”“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為抓手,突出“創新養護生產模式、資金保障、考核方式”三大主題,聚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短板弱項,創新道路養護“四化模式”,堅持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養、養必見效,實現了農村公路品質高、網絡暢、服務優、路域美。
鎮安縣按照“縣鄉道縣管、村組道路村管”的原則,實施縣鎮村三級路長制,明確縣長任縣級路長、鎮長任鎮級路長、村主任任村組路長,全縣確定縣級路長1名、鎮級路長15名、村級路長154名,構建了權責清晰、上下聯動、運轉高效、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采取上級部門爭取一點、縣級財政預算一點、行業部門整合一點、集體經濟列支一點、社會各界募捐一點、群眾投勞折算一點“六個一點”的辦法,3年來累計籌措農村公路建設、管養資金2.24億元,有效破解了資金難題。同時設立農村公路基礎設施管護資金專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全面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鎮安縣探索推行道班專業化養護、隧道智能化養護、建養一體化管護、群眾多元化養護“四化模式”。對10條696公里縣道以上農村公路設置道班39個,配備裝載機、洗掃車、灑水車、垃圾轉運車等養護設備1074臺(套),實行專業化養護。對22座隧道等特殊公路類型,組建地方公路隧道管理所,建立集“路產保護、道路巡查、隱患治理、路況發布、數據動態監測、應急調度”功能于一體的隧道管理監控信息平臺系統,實行智能化養護。率先開展建養一體化試點,與施工單位簽訂建養一體協議,明確兩年建設期、五年養護期,實行建養一體化養護,通過大企業專業養護,節約養護資金236萬元。對鄉道和村組道路實行群眾多元化養護,鄉道實行群眾就近承包領養,組建兼職養護隊伍208人,人均養護3公里左右;村組公路實行村級自主養護,配備公益崗位人員646名,人均養護4.8公里;對砂石路、入戶路由鎮村組織群眾義務投工投勞,每年至少進行3次普修管護。
據了解,鎮安縣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4409公里,其中國道220公里、省道178公里、縣道298公里、鄉道620公里、村組道路3093公里,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達1.28公里,優良路率達82%以上,農村公路列養率100%。